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经典一年级数学40减法教案5篇一年级数学40减法教案1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整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整节课的教学都创设了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并能结合情境解决问题,增加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把每个学生潜在的热情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巧用迁移,积极探究。学生已经认识了加法,通过加法来迁移,增进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在探究新知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动口动手、动脑,利用旧知猎取新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3.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最直接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了减法的形成过程。同时,通过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手摆一摆,也促进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减法的含义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数一数5以内的数。(1)从1数到5。(2)从5数到1。2.引入:有几支彩笔?(5支)送给小朋友2支,还剩几支?你们会算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5以内的减法。设计意图:利用“送彩笔”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探究新知(一)故事导入,揭示内容。1.智慧爷爷看见大家很会计算,想请大家帮帮忙,他现在一共有几个智慧果?(老师戴上智慧爷爷的头饰,左手拿2个智慧果,右手拿1个智慧果)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智慧爷爷谢谢你!(把右手拿的1个智慧果送给回答问题的孩子)师:智慧爷爷送给小朋友1个智慧果,他还剩下几个?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对你的同桌说说,也可以用学具摆摆看。2.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学生汇报:原来有3个智慧果,拿走1个,还剩2个。3.认识减法算式。师:像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板书:3-1=2)中间这个运算符号“-”叫减号。(板书)这道算式是一道减法算式,读作:3减1等于2。(板书)(1)带领全班学生读两遍算式。师:减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减号后面的1表示什么?等号后面的2表示什么?(2)同桌之间沟通、汇报。(3)小结:减号前面的3表示原来有3个,减号后面的1表示拿走1个,等号后面的2表示还剩2个。以后我们遇到这种“去掉”或“减少”的情况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设计意图:通过“智慧爷爷送智慧果”的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及减法算式的读写法。一年级数学40减法教案2教学目标(一)能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二)培育学生推理迁移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重点:掌握口算方法。难点:培育学生计算的正确性。教具和学具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板演:40000简写成();70000简写成()。2.老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定一名学生口答,并说一说口算过程。27+38=670+80=520+400=64-38=530-400=730-300=80-54=430+70=540-200=35+16=360-80=250+400=(二)学习新课老师谈话:过去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两位数加、减整百数的口算,今日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今日学习的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呢?老师把复习中最后一道口算题改为250+470,即课本题中的例1,也就是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1.教学例1。口算:250+470。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问:同学们会口算250+400,那么怎样口算250+470呢?有250+400的基础,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先用250+400=650,再用650+70=720。老师肯定上面的算法是正确的`,然后提出:还可以怎样想呢?相邻的两位同学可以互相商量,然后全班沟通。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想法:(1)50+70=120,200+400=600,600+120=720;(2)25+47=72,推出250+470=720。老师肯定以上几种想法都是正确的。2.教学例2。口算:540-370。启发性提问:同学们会口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那么怎样口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呢?相邻的两位同学互相商量,然后全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540-300=240,240-70=170;(2)54-37=17,推出540-370=17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