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温馨提示:本卷满分为150分(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壮美。(2)《秋词(其一)》中,刘禹锡说“秋日胜春朝”,所推出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窗外风雨音响编入为梦境中的为国征战之声。(4)谭嗣同《潼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写水,抒发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5)《〈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每小题2分)走进校园农场,挥锄掘土,提水浇灌,种下绿色希望;系上围裙,烹饪美食,在锅碗交响中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动手动脑,体验木工、泥塑等非遗技艺,拓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之美。“不惰者,众善之师也。”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______【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______【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______【C】懂得物力维坚的道理______【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自2022年秋学期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到改善。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上好这堂课,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①劳动课是“一课”,更是“一育”,只有全面理解课程内涵,才能真正明了劳动的价值。②要想从课程中获得成长,就应该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③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④寓育于劳,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课程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1)下列词语的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A.挥锄掘土B.烹饪美食C.传承家风D.物力维坚(2)下列为加点字标注的拼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系(jì)上围裙B.莘(xīn)莘学子C.换挡(dǎng)升级D.润(rùn)物无声(3)下列在上文第二段中横线处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4)将“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一句还原到文中第三段,最恰当一处是()。A.①B.②C.③D.④3.根据你读《西游记》时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6分)(1)下面是以孙悟空故事为题材的一首诗,请在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每空三字)。(2分)______好自称孤,说甚齐天堕恶途。无端压入______,尽日唐僧咒紧箍。【注】称孤:古代君王自称为孤,诗中指石猴称美猴王一事。(2)简述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说说你从中获得的一点启示。(4分)4.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1分)(1)整理读书笔记张华同学阅读《从谦辞敬语看中国礼仪文化》一文后,做了下面的读书笔记。其中有两个词语归类错误,这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2分)敬辞令爱垂念鄙见劳驾谦辞舍弟家君拙文惠赠(2)分享读书心得活动中,同学们纷纷用微信分享的自己的读书心得,下面是其中的一条。这一条在表达上有些毛病,请你按要求修改、完善。(5分)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跳读或精读的方法。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识地忽略,以求更高的阅读水平;精读则指向()感受、()理解和()联想。它们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结合运用。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就适合跳读与精读并用。①画横线的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②把“透彻的”“细腻的”“广泛的”分别正确地填入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括号里。(3分)(3)调查读书现状根据下面的读书现状调查表,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答案中不得出现数字,4分)年级调查问题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