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西湖美景石狮惠安兴隆小学:马景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楚江、碧水、孤帆、潋滟、空蒙、淡妆浓抹”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诵这两首古诗,背诵古诗。3、感受诗人描写的美丽景色,加深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4、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内容解析内容解析课文解读李白的《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的美丽景色,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西子湖晴天和雨中的美丽景色。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在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东梁山和西梁山屹立长江两岸,楚江从两山之间淌过。这一句写出了浩荡的长江水,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旅的江水遇到天门山的阻挡,波涛汹涌,好像掉头一样。这一句写出了长江谁水势的浩大和水流的湍急,激流的江水,猛撞在天门山上,抛起了滔天巨浪,仿佛水势要倒流一样。这样也衬托出山势险峻。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的青山隔江而立。这是诗人顺流而下,随着小船的前行,两岸的青山相对着出现在自己的视野。孤帆/一片/日边/来。一篇孤帆从遥远的日边划来。诗人远眺,江水以往无垠,视线尽头的孤帆的出现为无尽的画面增添了景致。这首诗是诗人有天门山时,兴起而作。前两句,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奇和江水的浩荡,气势宏伟。后两句写顺流而下,青山对出和日边的孤帆写出了天门山的层出不穷和韵味无边。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1037-101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时候,西湖水波光闪闪,非常美丽。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山色/空蒙/雨/亦奇。下雨的时候,远山像笼罩着白纱,一篇朦胧好像仙境,景色同样宜人。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欲把/西湖/比/西子,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这西湖就像古代的美女西施一样。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淡妆浓抹都漂亮,就像西湖,晴天雨天景色各有千秋。这首诗描写的是西湖晴天的雨天的美丽景色。晴天波光潋滟,雨天山色空蒙,都是一派佳景,这不禁让诗人想到了西施,浓妆淡妆都惹人怜惜。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这是两首写景的事,李白诗的诗气势恢宏,潇洒豪迈,一如天门山的雄奇险峻和长江水的波澜壮阔;苏轼的诗,沉静,清丽一如西子的波光潋滟和山色迷蒙。这表现出我国的山河壮阔,令人神往。巩固练习巩固练习认识生字亦妆断楚孤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