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者:施耐庵一、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二、熟悉课文情节,把握课文脉络。三、探究林冲的性格特征及变化过程。四、思考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五、探究《水浒传》的主题思想。课文学习重点作者及作品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做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所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课文思路探究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一遍,根据课文内容以及预习的情况,梳理一下课文的情节发展过程。并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发展情节。第一部分(1段)(序幕)第二部分(2-5段)(开端)第三部分(6-9段)(发展)第四部分(10-12段)(高潮和结局)林教头沧州遇故知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课文的情节结构课文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探究豹子头——林冲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八尺。善使“林家枪法”,有万夫不当之勇,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出身武术世家,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禁军教头当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性格特点:忍辱求安、不思反抗性格软弱、善良厚道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人物思考一分析:林冲含冤受屈刺配沧州,邂逅故旧李小二,在情节安排上这部分起什么作用?明确:这段描写表明了林冲是个乐于助人、济危救贫的善良之人,也表现出他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同时为下文李小二的帮助埋下伏笔,做好铺垫。人物思考二分析: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明确: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尽管林冲并无反抗复仇之意,但高俅父子未死杀人夺妻之心。随着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进入李小二开设的酒店,矛盾斗争又起。人物思考三性格特点刚强正直,强烈的反抗意识得过且过,委曲求全……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思考:为什么过了三五日,林冲这么容易熄灭怒火?人物思考四陆虞侯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态度?(1)有所疑虑,但复仇的念头已经淡漠,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2)危在旦夕,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性格特点:安分守己,随遇而安人物思考五……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门草场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性格特点:谨小慎微,唯恐出事人物思考六“泼贼哪里去!”“奸贼!你待哪里去!”“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性格特点:英勇果敢愤而抗争人物思考七这一行动标志林冲性格的彻底转变。至此,空有一身本领而受制于小人的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终于站起来反抗,杀贼报仇,成为威风凛凛的英雄好汉。他“提了枪”,“投东去”,坚定地走上一条崭新的路——农民革命的道路。故事情节在达到高潮后到此结束。回首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人物思考八相国寺里辱娇妻相国寺里辱娇妻东岳庙白虎堂野猪林草料场白虎堂上设奸计白虎堂上设奸计野猪林中谋性命野猪林中谋性命火烧草场断后路火烧草场断后路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二逼——白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