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吴均任意东西()风烟俱净()水皆缥碧()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青白色横柯上蔽()窥谷忘反()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通“返”,返回树木的枝干温故知新向上消净、消散停止向东或向西通“啭”,鸟鸣,这里指蝉鸣向高处和远处伸展2、翻译下列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译文:(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译文:(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山凭借着高峻的地势向上发展,相互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为名利像鸢那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他那功名利禄之心。温故知新听读并思考:1、文章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整体感知2、第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思考:1、文章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整体感知第1段:概括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第2段:描写异水。第3段:描写奇山。总分思考:第1段:2.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整体感知思考:第2段: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1、清澈2、湍急侧面描写水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正面描写水清夸张夸张、比喻静态动态品析文章赏水美思考:第3段:4.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用了什么方法?作者有什么感受?视觉听觉息心、忘反泠泠泉声嘤嘤鸟声千转蝉声无绝猿声山树向往自然,赞美自然;厌恶世俗功名,意欲归隐品析文章赏山美--高峻--茂盛课文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流露出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小结:志趣美山川美景在文人笔下恣情挥洒,请看图片联想文章语句。背诵挑战风烟俱尽,天山共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拓展延伸: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说句子。例:我看到的水真清,不信你看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我看到的山真,不信你看。我看到的树真,不信你看。我听到的声音真,不信你听。我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不信你分析。家庭作业:1、学法大视野:第十二课2、给家乡写一段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