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诵读1835.swf柳永,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一生屡试不第。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有词集《乐章集》。柳永(约987—1053)写作写作背景背景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请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领会其感情上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请找出写景的句子,领会其艺术效果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首词在抒情上运用了什么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形象的刻画,看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杨柳:柳有“留”意,有不舍之义,:柳有“留”意,有不舍之义,点明相思之情晓风:破晓之风,清冷微凉残月: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不仅含有“不团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不仅含有“不团圆”的意思,清冷的月光流泻在词人身上,也为圆”的意思,清冷的月光流泻在词人身上,也为此时的词人心情铺上了一层凉意。此时的词人心情铺上了一层凉意。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今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挨得过呢?纵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虚设,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再退一步,即便对着美景,能产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谁去诉说呢?总之,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用问句结尾余恨无穷余味不尽。总结: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柳词写得漂亮极致,情抒得漂亮极致。柳永的笔头流淌着阳光、春雨、丹青。他描绘的江南有声有色,有情有韵有味,让身处江南的才子也心驰神往。柳永的心头有天真稚气,只有柳永才是真心关心那些身世飘零的歌女;柳永的心头也有干净纯真,只有柳永才是真正无视那些功名利禄的洒脱!雨霖铃17.swf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