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劳动力计划表、劳动力保证措施及劳动力来源;拟投入机械设备计划及保证措施5.1劳动力投入计划钢结构工程需要的工种较多,包括铆工、电焊工、机具操作工等,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人员配备必须根据本工程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的特点和工期紧张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加班因素;根据施工过程中各工种的工作量来确定各工种人员数量,做到人尽其用。凡需要的工种必须配备,不能用其它工种代替。凡参与本工程的施工人员,属特殊工种的,必须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书,否则不允许上岗。既使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在选用时仍需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选用。钢结构安装项目组项目经理要求持有一级项目经理证书,安全和质量人员要求持有上岗证书。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和上述施工人员配备原则,结合本钢结构工程工作量和工期要求,配备施工人员。对进场的劳动力进行技能考核,施工组织、工艺流程交底,确保施工队伍的有效投入。建立健全各施工项目的劳动组织、规章制度,形成“交底-过程-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加强各专业工种的穿插流水,使施工队伍能够及时进入操作最佳状态。5.1.1工厂钢结构制作主要人员安排计划序号工种数量1设计员192放样、清单编制83材料采购44试验检测55生产管理206机械操作工607电焊工508装配工609质检人员1210除锈、油漆涂装1211装卸812辅助人员80合计3385.1.2现场劳动力投入计划05101520253035人数10~121~34~67~9时间现场劳动力管理人员吊车司机起重指挥起重工安装工铆工电焊工架子工油漆工电工测量工探伤工辅助工现场劳动力投入计划图工种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人/月)2012年2013年10~12月1~3月4~6月7~9月管理人员6666吊车司机5552起重指挥4442起重工6882安装工1016186铆工0500电焊工1228328架子工0300油漆工1131电工1111测量工224258探伤工1111辅助工2242合计508286335.1.3劳动力保证措施一、劳动力管理劳动力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管理的任务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有关劳动力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智慧、监督、和调度,从而协调职工的工作,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其工作效率。序号内容1充分挖掘劳动资源,合理安排和节约使用劳动力。2正确执行定额,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3编制劳动力使用计划,合理、节约、控制使用劳动力,改善劳动组织,完善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制定劳动力调配管理办法,挖掘劳动潜力。4建立健全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确定合理定额水平,监督劳动定额的使用。5合理执行工资制度,控制工资限额,搞好工资分配,正确掌握奖惩制度。6编制劳动计划,确定计划期内劳动力的需要量,随着施工过程进展合理调整劳动力,保证劳动的协调和合理使用,并保证在春节过后,劳动力的及时补充,避免劳动力不足,影响工程施工的现象。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序号内容1开展科学研究,促进技术进步。全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促及建筑技术的发展。2提高管理水平,科学的组织生产。3改善劳动组织,建立相应的劳动组织,形成有利于个人技术的发挥,以及工种之间的分配和协调的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提高职工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加强职工的文化、技术教育,使所有参加生产的职工都能掌握一定的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有关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5.1.4劳动力来源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总体部署和工期计划的要求,在我公司范围内,选派具有同类建筑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他们专业过硬,善于打硬仗、打苦仗,能够顾全大局,把业主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所有进场工人均进行进场安全教育,经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现场定期对场内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在教育。所有进场工人必须具备身份证、外来人员务工证、健康证等相关证件。5.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及能力5.2.1机械配备原则阶段配备原则工厂加工阶段1根据结构构件形式特征,确定主要加工设备的性能及型号2计算构件加工量,编制制作机具设备需求量计划3根据构件需求进度安排,编制加工设备配置计划4工程开工前,应组织人员对加工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修与保养,保证设备能正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