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校友资源共享模式探究摘要:校友资源对高校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在原有校友工作的基础上扩展新思路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调研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毕业校友对母校做贡献的意愿和高校在校生对校友资源渴求的情况,引导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校友联络、沟通信息、宣传校友,增进校友与母校的感情,促进在校生实习就业,有效地利用与开发校友资源,实现对校友资源科学的存储和利用。关键词:互联网+;校友資源;共享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4-0101-02校友资源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无形财富和特殊资源,开发并利用好校友资源,展现大学人文理念,诠释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对高校办学体制改革、推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扩宽校友资源开发工作新思路,充分了解校友对母校建设的思想动态和看法,以及了解在校生对校友资源的需求,我们设置了调查问卷,掌握了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一、问卷调查情况我们针对在校生和毕业校友发放了两套问卷进行研究。针对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在校生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针对上海电力大学历年毕业校友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调查结果具有统计意义。两份调查问卷共37道题,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校友与母校联系情况调查。2.在校生对校友资源的需求度调查。3.在校生对就业了解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为辅,在某些问题的改进意见方面设计了主观问题,被调查者以简短的文字作答,使整个调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1.校友与母校联系情况调查。校友通过校友会实行情感联系,校友会是高校发展的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校友对校友会听说了解的占71%,不认可的只占8%。就校友与母校沟通方式来说,83%的校友赞同以微信、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QQ、电子邮件等互联网方式沟通。在互联网时代,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移动互联网终端不断丰富、移动终端规模加速提升、移动数据量不断扩大,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创造更多价值挖掘空间[1]。在另一项调查中我们得到结论:89%的校友表示会回访母校,11%的校友表示不会;其中愿意回访母校的校友中有20%表示1年以内可以回母校参与活动,1—3年之内的占33%,3—5年之内的占25%,5年以上的占11%(见图1)。校友在寻求精神和情感上的认同感之外,很重要的动机之一就是不断扩大自身的人脉资源,以期有助于实现自身的事业发展[1]。校友对母校的回馈行为是对母校教育品质的认可,这种感恩与回报已成为推动和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2]。在我们的调查中,91%的校友表示在能力范围内为母校捐款。校友对毕业生思想有指导引领作用。据调查有78%的校友表示愿意担任校方开展校友资源的网络选修课的主讲人。高校可以据此在设立有关校友资源共享的网络选修课时做出深入考量。2.在校生对校友资源的需求度调查。在高校发展中,校友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丰富资源,校友资源是高校发展外部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毕业生校友在就业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40.74%的在校生未获得过校友信息,剩下近一半的在校生也只是通过社团活动、院系安排、老师介绍等对校友有初步了解。3.在校生对就业了解情况调查。大学对在校生来说是进入社会前的准备期,我们调查了在校生对未来的就业发展规划情况。87.96%的在校生在构思未来的就业方向,但完全不了解就业程序的占35.19%。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工作情况不容乐观。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倍感压力的时候就需要校友充当揭纱人[3]的角色引导毕业生就业。因此高校在校友就业经验交流方面可以做出更多的举措。而针对校友提供的就业机会,84.26%的在校生选择会优先考虑。同时,我们了解到在校友提供的信息中,有75.73%的人希望得到用人单位的信息,69.44%的人希望得到应聘技巧,59.26%的人希望得到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