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Al(OH)3沉淀的图像分析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把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到1mol·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则:(1)金属铝的质量为________。(2)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3)的最大值是________。【答案】(1)0.27g(2)0≤a<50(3)2.5【解析】弄清图像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由图像分析可知,溶解生成的氢氧化铝所需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L1−×(90mL80−mL)×103−L·mL1−=0.01mol,则由Al(OH)3+OH−===+2H2O得:nAl(OH)3]=n(Al)=n(OH−)=0.01mol,m(Al)=0.27g。(2)沉淀铝离子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30mL,因是镁、铝混合物,故a值一定小于50,若加入的盐酸恰好将金属溶解时,则加入氢氧化钠就可立即产生沉淀,即a=0,故a的取值范围是0≤a<50;(3)由图像分析,沉淀铝离子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30mL,是一个定值,故沉淀镁离子最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8030)mL=50mL−,则此时镁离子的量最大,n(Mg2+)=0.025mol,故的最大值是=2.5。解题必备Al3+、和Al(OH)3间的相互转化及量的关系1.在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并不断增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OH−===Al(OH)3↓;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足量,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减少,最后完全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2H2O,最终得到的溶液是NaAlO2、NaCl混合溶液。可用图像表示如下:2.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并不断增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H2O===Al(OH)3↓;继续加入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减少,最后完全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3H+===Al3++3H2O,最终得到的溶液是AlCl3、NaCl混合溶液。可用图像表示如下:3.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持续不断地通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并不断增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2H2O===Al(OH)3↓+,最终得到的溶液NaHCO3溶液。可用图像表示如下:4.向AlCl3、MgCl2的酸性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H++OH−===H2O、Mg2++2OH−===Mg(OH)2↓、AlCl3+3OH−===Al(OH)3↓、Al(OH)3+OH−===+2H2O。出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到沉淀最大值,继续滴加NaOH,沉淀部分溶解,最后剩余的为氢氧化镁沉淀,消失的是氢氧化铝沉淀。学霸推荐1.向1.0mol·L−1的甲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1的乙溶液至过量,产生Al(OH)3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乙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中关系的是下列各组溶液中的选项ABCD甲AlCl3NaOHNaAlO2AlCl3乙NaOHAlCl3HClNH3·H2O2.如图所示是向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紧接着再加入一定量稀盐酸,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溶液的体积x的关系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B.M点之前加入的是NaOH溶液,M点之后加入的是盐酸C.c(NaOH)=c(HCl)D.原混合溶液中c(MgCl2)∶c(AlCl3)=1∶13.如下六个图中,横坐标为某溶液中加入某物质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将图中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溶液加入的物质字母代号①饱和石灰水通过量CO2②AlCl3溶液通过量NH3③MgCl2、AlCl3混合溶液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④AlCl3溶液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⑤含少量HCl的AlCl3溶液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4.如图所示为一定量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Al(OH)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A点时已参加反应的AlCl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2)AB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B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含有0.1molNH4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1−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