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试卷(四)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2.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中国()A.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B.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C.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D.政府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3.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纷纷在华投资办洋行。1854年,上海黄浦江畔已经洋行林立,共有120余家。1867年,天津也有17家。随着洋行的产生,直接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了()A.机户B.洋务派C.买办D.银行家4.以下选项符合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是()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B.拉开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C.清政府展开了政治自救运动D.资本成为列强经济渗透主要手段5.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D.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6.下列活动能体现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思想的是他创办()A.轮船招商局B.江南制造总局C.汉阳铁厂D.湖北织布局7.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C.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D.制定经济发展计划8.1888年10月至11月《申报》对广州织衣行的械斗进行了连续报道:“机房之织辨栏干者,向分金花、彩金两行,现因金花行改用机器织造,物美价廉,而彩金行不能仿而行之,未免相形见绌。于是顿萌妒忌之心,谓金花行夺彼生路,竟纠集数百人,各持军械前往寻衅。”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行会制度的没落B.新旧生产方式的冲突C.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D.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9.百年老字号“瑞蚨祥”……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中华民国的建立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C.政府提倡国货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0.下面是1906-1915年中国社会商会数量的变化示意图。1912年后商会数量变化的原因是()A.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中国商人加强自保B.政府放松经济管理,办企业必须加入商会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商人的投资热情高涨D.商人倡导使用国货,办商会以抵制洋货11.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②人民反帝斗争的推动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2B.31C.73D.19313.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14.据《中国社会通史》论述:在全国煤炭开采中,机械化开采的比重,民国初年为57%,1937年已上升到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