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通】高中历史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基础达标】1.“神农”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A.农耕B.纺织C.水利D.采集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3.(2013·四川学业水平测试)生产工具进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的新的生产工具是()4.(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右侧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A.男耕女织B.铁犁牛耕C.集体劳作D.刀耕火种5.(2013·重庆学业水平测试)元朝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具有()A.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B.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C.落后性:生产工具没有进步D.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6.(2013·丰台高一检测)《水经注》对某一项水利工程有这样的描述,“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这项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隋大运河D.漕渠【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有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南方粮食种植比北方发达且早于北方②我国的原始农业种植,南北地域特色明显③南北地域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是世界古代农业种植的发祥地之一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2.(2013·长春模拟)周王东迁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强大的诸侯国,社会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其根源在于()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犁牛耕的出现D.宗法关系的疏远3.(2013·南京模拟)《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4.(2013·西城高一检测)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井田制瓦解②导致地主阶级兴起③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④多种土地私有制兴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13·邯郸高一检测)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连续性D.脆弱性6.雍正帝曾经设立农官,奖励务农有成的老农,并从江南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农到北方传授农业技术,重视并扶植农业。其原因不包括()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国家外贸的收入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2013·滁州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它,并依人手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有最决定的作用。例如:埃及、朗巴底、荷兰等处的治水工作。印度与波斯的治水工作,也是如此。这些国家借人工运河所行的灌溉,不仅供土地以不可缺少的水,并在淤泥的形式上,由山上流下矿物性肥料。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与西西里的产业繁荣的秘密,就是在灌溉工事上面。”——《资本论》第1卷(1)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在“控制自然力”方面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历史作用。(6分)(2)农业灌溉工具的创制和改进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唐宋、明清时期人们是怎样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的?(4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4分)8.(2013·赣州模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艰难曲折中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