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徽纹、十字架等,以纪念葡萄牙人探索新航路的一次突破”。上述事件发生在()A.1488年B.1492年C.1498年D.1522年解析:A根据题干“葡萄牙”“非洲最南端”等信息可知是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A项正确。2.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产生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A.海上丝绸之路兴起B.新航路开辟C.黑奴贸易开始D.工业革命发生解析:B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人沟通菲律宾马尼拉和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结合题干时间“1565年”及所学可知为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联系为一个整体。3.15世纪末西班牙国王和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授予由其亲自发现或占据的一切岛屿和陆地的海军上将头衔;根据卡斯蒂利亚的特权惯例,该头衔是终身的,可继承的和永久的。……可获得辖区范围内财产或商品的十分之一。”这位水手最有可能是()解析:B迪亚士和达·伽马均是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进行的远航,与材料中“西班牙国王和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不符,故A、C两项错误;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横渡茫茫的大西洋,与材料中“15世纪末西班牙国王和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相符,故B项正确;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的另一位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环球航行,但与材料中“15世纪末”不符,故D项错误。4.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农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地位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机器大生产的推动D.欧洲价格革命的影响解析:D价格革命使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货币地租,财力和社会地位下降,而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力量上升。5.14世纪以来,欧洲贸易中心曾数度转移。如图中的三座城市,按其成为欧洲贸易中心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解析:D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故③最早,结合所学知识,开辟新航路的是葡萄牙、西班牙,故应先②,最后是①,故选D。6.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是16世纪欧洲的商品集散地,欧洲各地的商人都在此设有办事处。市内银行林立,还建成了专供开展贸易和金融业务的交易所,债券、期票等作为有价证券可以在交易所内进行流通。这些现象表明()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C.欧洲出现“商业革命”D.地中海区域成为贸易中心解析:C题干材料说明欧洲经济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是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故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故D项错误。7.电视剧《天下粮田》讲述了乾隆八年一场“金殿验鸟”引出匿灾不报、贪绩婪财的惊天巨案,因病归乡的刘统勋奉命出山执行乾隆的开荒增田的故事。乾隆年间,为缓解人地矛盾,提高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种植从外国引进的农作物新品种。当时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应该是()A.水稻、小麦B.玉米、马铃薯C.红薯、大豆D.葡萄、高粱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在清朝以前,中国已经是水稻和小麦的主要种植国,不需要引进这两种作物,故A项错误。马铃薯和玉米是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从美洲传播到世界的,清朝引进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红薯和大豆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在中国种植,故C项错误。葡萄很早就出现在中国新疆地区,不需要引进,故D项错误。故选B。8.观察下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是()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掠夺1521~1544年间每年平均1545~1560年每年平均黄金2900千克5500千克白银30700千克246000千克A.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冲击封建生产关系C.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引发本国工业革命解析:B材料数据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班牙和葡萄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引发了价格革命,即金银价值下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