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下图是西汉手工业分布图,该图反映了A.黄河流域手工业水平高于长江流域B.盐铁业长江流域水平较高C.纺织业分布较广D.手工业分布集中于交通要道3.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4.《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5.下面是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是时间茶(万磅)生丝(包)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1845年8019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62896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②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礼”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D.采用了简单化的形式7.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找到下列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立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B.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C.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D.中国军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8.下面是建国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年份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货币净收入(亿元)68.587.4111.4127.9消费品购买力(亿元)65.380.7102.1117.5A.农业合作化的开展B.土地改革的进行C.“一五”计划的实施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9.右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10.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11.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12.服饰变化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清末民国初年的旗袍;民国时期“中山装”的流行;新中国建立初列宁装;文革时期的军装;当今是时装流行。服饰的变化A.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B.受时代、观念和文化交流的影响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的贵贱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13.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制瓷技术进步B.明清政府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C.新航路的开辟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14.马克思说:“曾以制造业闻名于世的印度城市遭到这样的衰落决不是英国统治的最坏的结果。不列颠的蒸汽和不列颠的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把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彻底摧毁了。”马克思认为英国在印度统治A.加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