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高频考点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热点题型】题型一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1、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H2和CH4)有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实验测得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890.3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g)+O2(g)===2H2O(l)ΔH=-285.8kJ·mol-1B.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1C.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1D.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1【提分秘籍】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ΔH“”为-;若为吸热反应,ΔH“”为+。ΔH的单位一般为kJ·mol-1。(2)反应热Δ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Δ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ΔH是在25℃、1.01×105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物质的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4)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aq)“↑”“↓”“―→”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不用而用“===”表示。(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ΔH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系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当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举一反三】燃烧热是指通常状况下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B.已知:H2(g)+F2(g)===2HF(g)ΔH=-270kJ·mol-1,则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kJ·mol-1D.已知:①C(s,石墨)+O2(g)===CO2(g)Δ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ΔH=-395.0kJ·mol-1,则C(s,金刚石)===C(s,石墨)ΔH=-1.5kJ·mol-1【热点题型】题型二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例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ΔH1=-25kJ·mol-1①3Fe2O3(s)+CO(g)===2Fe3O4(s)+CO2(g)ΔH2=-47kJ·mol-1②Fe3O4(s)+CO(g)===3FeO(s)+CO2(g)ΔH3=+19kJ·mol-1③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FeO(s)+CO(g)===Fe(s)+CO2(g)ΔH=-11kJ·mol-1【提分秘籍】1.主要依据热化学方程式、键能、盖斯定律及燃烧热、中和热等数据。2.主要方法(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3)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4)根据盖斯定律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应用盖斯定律常用以下两种方法。①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如由C(s)+O2(g)===CO2(g)ΔH1;C(s)+O2(g)===CO(g)ΔH2;可得CO(g)+O2(g)===CO2(g)ΔH=ΔH1-ΔH2②合理设计反应途径如由图可得:ΔH=ΔH1+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