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一、五四风雷1.背景(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________”,收回________在山东的特权,遭到了拒绝。(2)由于____________的阻挠,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________。2.过程(1)第一阶段:①爆发:________年5月4日。北大等校学生在________前集合举行游行示威。第二天,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②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________________”“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③中心:________。④主力:________。⑤结果: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2)第二阶段:①时间:1919年6月5日,________工人举行罢工。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波及全国,成为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②中心:______。③主力:__________。④结果:_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释放____________;免除____、章、____三人职务;拒绝在______上签字。3.意义(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革命运动。(2)____________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3)促进了______________的传播。(4)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历史条件(1)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和____________相结合。(2)组织基础: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各地____________的建立,为中共的诞生准备了组织基础。(3)____________的帮助。2.诞生(1)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后来在浙江嘉兴南湖。(2)代表: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3.内容(1)确立党的纲领。(2)确定党的名称为“____________”。(3)提出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__________政权,建立__________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4)大会决定今后党的工作中心是组织____________,领导____________。(5)成立党的中央机构——________,选举________为书记。4.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1)条件: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____________战线。②1923年中共________召开,决定与国民党合作。(2)标志: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____________。2.北伐战争(1)条件:①国共合作后,____________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迅速高涨。②1925年,在________成立国民政府,整编____________军,统一了____________根据地。(2)对象:吴佩孚、________、张作霖。(3)过程:①________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军势如破竹,很快歼灭孙、吴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____________。②1927年初,广州国民政府迁往______。(4)影响: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3.大革命的失败(1)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尤其是____________干涉、破坏中国革命,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______叛变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②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________为首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犯了________________错误,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活动一再妥协退让。(2)标志:①“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并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②“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与共产党决裂,血洗武汉三镇。(3)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____________,国民大革命失败,革命暂时转入低潮。知识点一五四风雷1.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于()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