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题7分,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4分,共63分)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A.7m/sB.14m/sC.10m/sD.20m/s解析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得a=μg,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v=2ax,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0===m/s=14m/s,因此B正确.答案B2.(·大连质检)如图3-2-10所示,一些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自动电梯,当有乘客乘行时自动电梯经过先加速再匀速两个阶段运行,则电梯在运送乘客的过程中A.乘客始终受摩擦力作用B.乘客经历先超重再失重C.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D.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先指向前上方,再竖直向上解析乘客先有斜向上的加速度再匀速,故乘客先超重后既不超重又不失重,选项B错误;匀速运动阶段乘客受竖直方向的重力与支持力作用而平衡,不受摩擦力,选项A错误;乘客在加速阶段受电梯的作用力与重力作用,合力沿平行电梯斜面向上,重力竖直向下,故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斜向前上方,选项D正确.答案D3.(·杭州统考)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测力计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3-2-11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图3-2-12中的(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图3-2-11解析由G-t图可知:t0~t1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示数小于人的体重,电梯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有两种运动状态,即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t1~t2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人的体重,电梯处于平衡状态,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t2~t3时间内电梯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上,有两种运动状态,即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故选项A、D正确.答案AD4.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解析最高点速度为零,物体受合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B项错.上升时做匀减速运动,h=a1t,下落时做匀加速运动,h=a2t,又因为a1=,a2=,所以t1<t2,故C、D错误.空气阻力始终做负功,故A对.答案A5.如图3-2-13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3-2-14中v、a、F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其中正确的是解析物体在斜面上下滑,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合外力为恒力,加速度为恒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图象为一平行时间横轴的直线段,速度v=at,其速度图象应为一向上倾斜的直线段,路程s=at2,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为一开口向上的抛物线,A、B、D均错;物体滑到水平面后,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摩擦大于在斜面上运动时的摩擦力,所以C正确.答案C6.如图3-2-15所示,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A.加速下降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解析木箱静止时物块对箱顶有压力,则物块受到箱顶向下的压力,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表明物块所受合力方向向上,则系统有向上的加速度,是超重,所以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减速下降或加速上升,故B、D正确.答案BD7.如图3-2-16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木板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A.a1=0,a2=gB.a1=g,a2=gC.a1=0,a2=gD.a1=g,a2=g解析抽去木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