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力、重力、弹力【首发—【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物理卷·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word版】9.如图4,在小车架子上的A点固连一条像皮筋,在弯杆的一端B有一个光滑的小环。橡皮筋的原长正好等于A、B之间的距离,像皮筋穿过小环悬挂着一个小球,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时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且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离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B1B3【答案解析】C解析:设L0为橡皮筋的原长,k为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小车静止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得:T1=mg,弹簧的伸长x1=即小球与悬挂点的距离为L1=,当小车的加速度稳定在一定值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得:T2cosα=mg,T2sinα=ma,所以:T2=,弹簧的伸长:x2=则小球与悬挂点的竖直方向的距离为:L2=cosα===L1,所以L1=L2,即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到悬挂点的距离减小,所以小球一定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小球的加速度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本题中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使用,同时要注意审题.【全网首发--【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物理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10)word版】21.(11分)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本实验中ml=0.5kg,m2=0.lkg,=0.2,取g=10m/s2(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3分)(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最小值;(3分)(3)若本实验中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m。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5分)【知识点】滑动摩擦力;功的计算.B1E1【答案解析】(1)2.2N(2)2.4N(3)22.4N解析::(1)砝码和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分别为f1=μm1g,f2=μ(m1+m2)g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f1+f2=μ(2m1+m2)g=2.2N(2)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1,纸板的加速度为a2,则有:f1=m1a1F-f1-f2=m2a2发生相对运动需要a2>a1解得F>2μ(m1+m2)g=2.4N(3)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x1=,纸板运动距离d+x1=纸板抽出后砝码运动的距离x2=,L=x1+x2由题意知a1=a3,a1t1=a3t2代入数据联立的F=22.4N【思路点拨】利用隔离法分别对砝码和纸板进行受力分析,列运动方程,按纸板抽出前后运动距离的不同列式联立求解.这是年江苏高考题改编,考查了连接体的运动,应用隔离法分别受力分析,列运动方程,难度较大.【全网首发--【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物理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10)word版】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A放在质量为M的木板B的左端,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滑动,且A、B相对静止。某时刻撤去水平拉力,经过一段时间,B在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x,A在B上相对于B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L(设木板B足够长)后A和B都停了下来。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则x的表达式应为()A.B.C.D.【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1B3C2【答案解析】C解析:设A、B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撤去外力后至停止的过程中,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1=μ1mg,加速度大a1=,此时B的加速度大小a2=,由μ2>μ1分析两加速度的大小关系,判断B先停止运动,然后A在木板上继续做匀减速运动,且其加速度大小不变.对A应用动能定理-f1(L+x)=0-mv2对B应用动能定理μ1mgx-μ2(m+M)gx=0-Mv2解得:消去v解得故选C【思路点拨】去水平拉力,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1=μ1mg,加速度大小a1=μ1g,B受到A的向右的摩擦力和地面向左的摩擦力,B的加速度大小a2=,由μ2>μ1分析两加速度的大小关系,判断B先停止运动,然后A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