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总结练习中图版必修2读“某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金字塔”,回答1~2题。1.该地最有可能是()A.上海市区B.北京大学C.贵州农村D.广州孤儿院2.关于该地户籍人口叙述最有可能错误的是()A.女多男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B.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C.留守儿童问题比较严重D.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答案1.C2.A解析从图中的性别、人口年龄结构可知,该地区女性较多,青壮年人口较少,儿童、老年人口较多,应为存在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落后地区。结合下图,完成3~5题。3.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北美四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其正确的排序是()A.非洲、北美、拉丁美洲、欧洲B.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北美C.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D.拉丁美洲、北美、非洲、欧洲4.现在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A.甲B.乙C.丙D.丁5.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很大,甲、乙、丙、丁四洲中,最应迫切提高妇女的受教育水平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3.A4.D5.A解析第3题,图中甲出生率最高,为非洲;丁人口负增长,为欧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快于北美洲。第4题,欧洲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现象严重。第5题,非洲人口受教育水平最低,人口出生率很高,迫切需要提高妇女的受教育水平。(·山东临沂模拟)读“年2月12日铁道部在网络上发布的一幅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情况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6.影响图示日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交通C.政治D.社会7.春运现象反映出()A.京、沪、粤等省区劳务输出量大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城市化进程过快D.区域环境质量差异大答案6.D7.B解析第6题,我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主要是回家探亲,属于社会因素。第7题,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存在,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一家英国媒体曾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专家翟振武教授也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结合图甲、图乙,回答8~9题。8.翟振武教授认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9.乙图中,能够反映我国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答案8.D9.A解析第8题,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我国0~14岁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第9题,图甲显示年,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为16.6%,15~64岁人口比重为74.53%,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8.87%,符合图乙中的①点。10.关于下图描述的国家,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B.1980年人口数量达到了顶峰C.1980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高D.1905年之前人口减少,之后人口增加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该国的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由较高的水平逐渐下降,人口增长较快,故它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1980年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但不是最高,此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大于零,故人口数量仍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