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现状银是贵金属中相对比较便宜的一种金属。它在工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它与行业关联性很大,既是一种高技术用金属,也是一种军、民两用金属。本文着重介绍了银的十个主要领域。1.感光材料卤化银感光材料是以卤化银包括氯化银、溴化银为光敏物质,将它们的微晶分散于明胶介质中形成感光乳剂,并将其涂布在支持体(胶片或纸基)上而成。不同用途的感光材料所需卤化银颗粒尺寸是不同的,通常合用的卤化银微晶尺寸为0.2~2μm;特殊用途的胶片使用的卤化银颗粒是超微粒晶体,尺寸为0.01!0.1μm;卤化银全息感光材料合用的卤化银微晶尺寸为0.03~0.08μm;为提高感光乳剂的分辩力、衍射效率及对激光的灵敏度,研制出了t-颗粒乳剂,既指扁平薄片卤化银颗粒,t-颗粒厚度在0.3μm以下,形态比(颗粒直径与厚度之比)>8,典型的t-颗粒形态比>20,在t-颗粒制备中银难做到极好的分散性。t-颗粒的优点是表面积大,可使感光层变薄,用银量减少。为适就不同需要,已研制出多种多种形状及内部结构的卤化银微晶。卤化银感光材料是用银量最大的领域之一。目前生产和销售量最大的几种感光材料是摄影胶卷、相纸、医用x-光胶片、工业用x-光胶片、缩微胶片、荧光信息记录片、电子显微镜照相软片和印刷尖胶片。20世纪90年代,世界照相业用银量大约在6000~6500t,医用x-光胶片(包括ct片)比工业用x-光胶片的产量大10倍,缩微胶片的用量也大增。由于电子成像、数字化成像、无数触印刷等技术的发展,便传统的卤化银成像技术受到冲击的挑战,如电视冲击着电影。同时非银感光材料在印刷业、文件复制、视听业等高新技术的出现,也使卤化银感光材料用量有所减少,但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应用在某些方面尚不可替代,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大量应用使之成为银的二次资源的源泉,如医用x-光胶片需要存档,在一些国家规定儿童的x-光胶片要保存到成年,这些胶片应用了大量的银,仅美国各大医院保存的x-光胶片估计占用银量就达3000~4000t。采用缩微技术就可节约用银。2.装饰材料银具有诱人的白色光泽,对可见光的反射率为91%,深受人们(特别是妇女)的青睐,因此有"女人的金属"之美称。银因其美丽的颜色,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收藏观赏价值,广泛用作首饰、装饰品、银器、餐具、敬贺礼品、奖章和纪念币。最常用的银基装饰合金有ag-cu合金、ag-pd合金以及通过添加少量其它金属元素的硬化银合金。ag-cu合金中cu含量从(wt%)7.5至2.0。在英国,925合金又称斯特林银(sterlingsilver),含cu为7.5%,一直是唯一的货币合金,也是饰品合金。ag-cu10%合金(900合金)称为货币银,饰品一般用800或800以上的合金。ag-7.5~20%cu的合金也可作餐具。首饰用低钯含量银合金通过加入少量au或pt以增加耐腐蚀性。加入cu、zn、sn可改善可铸性。纯ag中通过加入mg、ni等,然后进行内氧化可以使合金硬化,且保持银纯度达99%以上。加au的ag和pd合金形成银白色合金。以ag为基,加10~20%的ni或zn,12%的pd也可以产生"白金合金。金属或合金的颜色取决于它的反射率与入射光的频率(能量)之间的关系。ag与au有相似的电子结构,可以期望在整个au-ag合金系中能带结构不变,但是在d能带和费米能级之间的能隙则随着ag含量增高而连续增大,而这个能隙宽度恰好是控制颜色的能带跃迁的决定因素。cu与au的电子结构也相似,因此ag是au-ag、au-ag-cu和au-ag-cu-zn与k合金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在au-ag合金中,随着ag含量不同,可以获得系列颜色,当含ag量达到70at%(56wt%)时,合金就会变成了白色。银首饰在发展中国家仍有广阔的市场,银餐具备受家庭欢迎。自从金和银从货币地位退出以后,法定铸币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纪念币仍很盛行,纪念币是发行国为纪念本国和世界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等内容而发行的一各法定硬币。纪念币设计精美,发行量少,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深受钱币收藏家和钱币投资者的青眯。20世纪90年代造币用银仍保持在1000~1500t上下,占银的消费量5%左右。3.接触材料电器工业中用银量最大的一项就是电接触材料。《银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现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