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宋明理学:①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开创;②朱熹的理学思想与地位;③陆王心学的思想主张。2.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①李贽的反正统思想;②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的思想批判;③唐甄的思想主张。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对应学生用书P156,宋明理学1.理学的创立(1)背景①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②唐代的韩愈、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2)创立:北宋时期,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创立了一种新儒学体系——理学。①“二程”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并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②张载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2.成熟(1)标志: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2)表现①理气关系:朱熹认为理气互相依存,但理先于气,理不能离开气。②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强调“仁”和仁者境界。③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3)影响: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维护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3.发展(1)标志: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表现①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②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致良知”的思想。2/114.评价(1)积极①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影响深远。②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学法点睛本知识点归纳为巧记速记史观史论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和评价要一分为二,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气节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实录理学的出现,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过去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加以表达,用“理”代替了过去的“天”,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李贽(1)生活背景:出生于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泉州地区。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2)思想主张①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大胆挑战正统思想。②反对盲从孔子。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③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④写作风格主张“真心”。2.三大思想家3/1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船山遗书》政治思想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②君臣平等③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④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①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②提出“众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①“循天下之公”②抨击“孤秦”“陋宋”③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历史运动“势之必然”生活背景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学说经世致用之学的推动者政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经济思想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评价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3.唐甄(1)成就:清初经世致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著有《潜书》。(2)思想特点:对专制君主大胆批判。(3)影响: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法点睛明清思想家及观点概括为4/11巧记速记儒家思想发展过程儒家一条线,千万别忘记。春秋末创立,战国成大器(蔚然大宗)。秦朝受打击,汉武帝正统立。宋明很讲“理”(理学),明清现生机。康氏(康有为)曾改造,陈氏(陈独秀)大力批。史观史论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并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实录一思想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起到导航的作用,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但时代的贫瘠土壤又决定了其不可能推动社会的转型,只能起到呼唤的作用。实录二指出“工商皆本”,反映出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