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风景区现状评价报告1.黄山风景区介绍黄山风景区区位分析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安徽黄山地图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平方公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1-1黄山区位图1.2地质地貌及形成历史黄山经历了的和地壳抬升,以及和自然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海拔高达米,与平旷的、险峻的(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与孔道,使之重岭,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黄山的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炼丹用的“”、“”,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黄山地区气候生态气候黄山处于区,地处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温度差仅2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mm。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生态黄山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达83%。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黄山上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有、、、、等14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黄山历史文化及人文景观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中国三大(藏学、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古代徽州历来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每当战乱之秋,这里就成了卧虎藏龙之地,它既是乱世的,又是治世的人才宝库,因此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例如,创始人,集大成者,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富可敌国的大盐商,着名戏剧家,医学家,徽墨、歙砚高手,新安画派的创立者渐江,哲学家,理财家王茂荫(《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近代、学者有、胡适,还有工程技术专家、郑复光,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等,都是徽州人。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黄山着名景区划分温泉景区古称桃源仙境,一般来说游览黄山均乘车至此,现为黄山旅游的接待中心之一。景区以揽胜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中心在650米左右。主要接待宾馆包括桃源宾馆、温泉、黄山宾馆等。由此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