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大庆中学——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试题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共分,答题时间为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1.周襄王七年(公元前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主要说明().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2.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反映了他的经济思想是().重农抑商.工商皆本.舍本逐末.以农立国3.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4.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记载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出处记载《田舍》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全唐诗补逸》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全唐史》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5.有学者指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时代,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南宋则高达.人口向城市的集聚,这一现象().使城市的生活环境恶化.导致农村劳力相对缺乏2/23.推动了坊市界限的打破.刺激农村商品生产发展6.明代学者丘浚曰:“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自中唐到明清,国家赋税大多出自江南。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A.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政府以重税削弱江南财力.京杭运河便利赋税北运.政权的建立者都是北方人7.年版吴江县县志载:在苏州正南的农村,商人如果离家里以外经商,让家人在家从事耕作,又多年不归,会被视为无信义的人。而在年新的县志编成时,这段文字则被删除。这一变化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社会价值观念.江南地区的经济结构出现了转型.商人的经商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长途贩运贸易渐趋得到官府保护8.南宋时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州府、嘉兴府、杭州府的平原地带以及苏州府沿太湖一带已需要从外地进口粮食,以弥补本地消费的不足。下列各项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江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农民与耕地的矛盾逐渐激化.农业生产力出现严重倒退9.康熙四十九年(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10.世纪,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世纪,欧洲在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欧洲生产方式的变革.全球殖民强国的更替.亚非拉美地区的衰落11.英国商人托马斯?孟()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其理论().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3/23.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12.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宣告以往国王所授予的专利权一律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年的独占保护。对《垄断法》的制定理解正确的是().反映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专利垄断不利于科技的进步13.“合并牺牲了市场竞争而获得进展,大商业和大企业牺牲了较小的商业和企业而获得进展,而这种集中显示出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