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大学生支教长效机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支教队伍是支教团队的中坚力量,对支教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短期支教团队为研究對象,采用多样化研究方法,基于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中相关主体的特定视角,对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支教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指导。【关键词】大学生支教;长效机制;解决策略一、引言近年来,为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很多高等院校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扶持农村教育”的号召,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开展支教活动,扶持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支教事业显著发展的同时,大学生短期支教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一篇名为《哥哥姐姐们,请你们不要再来支教了》的文章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短期支教问题的热议。支教本是公益性活动,为何会招致多方不满?大学生支教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河南省高校支教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二、研究过程本次调研自2020年11月起至2020年9月止,以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为主,文献研究法为辅。其中,问卷调查范围涉及河南省众多高校,主要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为主。以支教团队和有意愿支教学生为调查对象,涵盖不同专业和年级,共回收156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483份,有效率为94.64%。访谈主要选取受援地学生和家长以及受援地学校领导为访谈对象,主要受援地有贵州铜仁坝竹村坝竹小学、开封市尉氏县永兴镇王寨小学、濮阳市六市小学、许昌市长葛市小学、焦作市南官庄村小学等。三、河南省大学生支教现状(一)支教活动成绩显著大学生支教活动开展至今,每年全国各大高校均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参加支教活动,现阶段河南省内的大学生支教团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高校团委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主导的长期支教团队,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团委组建“谷雨”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这些支教团队深入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扶贫工作。另一类是由学生自愿组织的短期支教团队,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手牵小手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河南理工大学“情暖留守,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队;这些支教队伍都极大的促进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给支教地带来了良好的影响。1.对大学生成长影响深远高校大学生在参与支教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帮扶了支教地的发展,对于自身的成长和能力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支教过的大学生反馈,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历练,将自身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使得自我素质得到提升,完善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且通过与孩子们的共同相处,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关怀意识。2.受援区得到切实帮扶高校大学生支教在一定程度上给受援区带来经济帮扶,通过对受援区的相关报道使得社会公众关注并寄送物质资料等给予帮助;另一方面受援区的儿童收获到充实的知识,拓宽了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同时引导他们学习心理学等知识,使得留守儿童思想健康的成长;还有关于急救、火灾等应急课程的开展,与生活紧密结合,真正的帮助受援区孩子体验丰富多彩的教育课程。(二)存在问题1.大学生支教效果不佳支教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大学生丰富阅历,增强社会责任感。但是同时也存在部分学生支教形式化的现象。部分支教大学生除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外,不再参加其他扶贫志愿活动。还有部分志愿者注重形式,大肆宣传摆拍,牺牲支教质量,引起受助对象的反感。一位有过短期支教经历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大学生支教志愿者都有很大的功利性,且支教队成员选定门栏太低,志愿者的素质和能力等系列问题都被忽视。2.大学生支教缺乏资金支持与生活保障在访谈过程中,河南某一贫困地区中学王老师反映,很多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是支教团队通过软磨硬泡的方法“逼迫”校长让步才得以进行。大学生作为一个主要依靠家庭的消费性群体,他们参与支教活动的道德动力更强,但凭借自身条件参与的能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