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业气象学大纲VIP免费

农业气象学大纲_第1页
1/15
农业气象学大纲_第2页
2/15
农业气象学大纲_第3页
3/15
农业气象学课程编码:xxxx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所需先修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植物学等编写单位:园艺学院编写人:xxx审定人:xxxx编写时间:xxxxx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以普通气象学为基础、以气候学为重点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涵盖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含小气候)、气象观测与气候资料整理分析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比较系统的论述各个气象要素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作用,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环境气象条件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气象、气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为将来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相关专业的科研、生产及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学目标要求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认识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成因;掌握大气运动、天气演变和气候的形成、分类与分布以及小气候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了解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气象要素和小气候观测及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知识目标:了解大气的组成与结构特征;全面掌握各种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与成因;掌握气候的成因、主要气候类型与分布及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理解小气候的概念内涵与成因,并认知温室、林地和地形小气候的特点。技能目标:具有一定的气象、气候观测和资料整理分析的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对某地的气候或小气候进行整体分析的能力,最终达到能够利用气象学气候学知识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相关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目的。综合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过程和成因,使学生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组进行同步气象与小气候观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精神,以及与人交流和表达个人观点、对多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要求:(1)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帮助学生从学科系统上把握系统知识;(2)授课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科学思维、研究能力的培养;(3)教学中注意详略得当,一般性、直观性知识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略讲,理论性强、较新、较难的知识详讲,一方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解决学时不足问题;(4)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常识性知识和现象纳入教学举例,注意联系农业实际,增加知识的直观性。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一是辐射、温度、湿度和风这四大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二是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气候特点以及温室小气候和地形小气候的基本特征,这两方面是与农业关系最密切的气候学知识,所以是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学习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主要是比较抽象难懂的辐射与太阳辐射、气压场、大气环流等相关的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知识,教学中要注意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和知识的关联性,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天气和气候现象来讲授。4.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实验课学时数第一章绪论1第二章大气3第三章辐射42第四章温度30.5第五章水分31Aye、.V7-.第八早气压和空气运动20.5第七章天气2第八章气候2第九章农业气候与小气候44小计248总计325.主要教法、学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授课方式,以讲授法和直观教学法为主,结合谈话法、图示法、讨论法等互动教学方法并与自学指导相结合;对于重点内容则通过课后布置思考题和作业题来强化练习,以巩固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学好理论课程的关键在于上课认真听讲,跟上授课教师的逻辑思路,听懂课上内容,明晰前后章节的逻辑关系及各种气象要素和气候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掌握农业气象学的相关知识,也便于课后复习或完成课后作业。实验教学以讲授实验方法和实地观测为主,教师以讲授法、演示法和实地指导为主要教学方法;学生应做到课前预习实验指导,课上认真听讲并积极主动进行操作演练,课后认真进行观测结果分析并完成实验报告。6.考核方式及标准本课程为考试课,采取期末闭卷考试+平时成绩的形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平时对重点章节的课堂小测验、课后作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业气象学大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