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内容分析:此课时内容看似全新,其实已具有雄厚的知识基础,如长方形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高的定义及作法,还有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不稳定性,这些都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打下伏笔。更重要的是一种数学思想的积淀,如学生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就是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简算时也利用了转化思想,如125×24计算此式列竖式不是很容易,若转化一下125×8×3就能化难为易,但要注意让学生明白运动中寻找平衡。(变中求不变)这是一种思想的渗透。本节课学习的效果如何,还与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学习有直接关系。教学重点:自主学习,推导公式,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与方法。易混杂的问题:找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教学设想:用转化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让学生用创造的激情体验数学,自主学习的快乐。针对以上内容的需要设计如下课堂教学环节:一、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设计情境,使学生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故事,使学生感知曹冲的聪明,把不可为的事情变得可为,同时使学生自觉联系在学习生活中自己利用转化思想将未知变已知的学习探究经历。这样就能使学生运用美的数学思想,撞击学生的大脑,使学生领悟、享受、挖掘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思维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在转化思想的指导下,探究新知1、设疑激思,引出课题出示长方形,问“关于它你都知道些什么?”(着重让学生说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再出示平行四边形,问“关于它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因为有长方形作饵,孩子肯定会说还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老师也想知道,引出课题。2、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1)首先是转化操作在图形转化的操作中,针对孩子出现的困难,又有意和孩子商讨,使他们明确为何沿高线剪,怎样才能使剪下的图形和剩下部分很快拼成平行四边形,这也就是平移,强化孩子数学的理性思维与有序思维。(2)公式推导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教学“怎么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我先让学生讨论剪拼方法,然后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近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习时才能积极主动地通过操作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学生剪拼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而讨论:1、是不是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剪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2、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13、拼成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经过讨论,学生发现: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剪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们的面积相等。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然后,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学生很快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用字母表示。这一步骤需要使学生清楚每一个字母的含义,并且知道s=a·h也可以写s=ah。由于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己发现新知,体会自己探求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三、实践运用1、基本练习、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求面积要求每位同学都熟练掌握。2重点练,明确底和高的对应关系。3、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孩子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能力同时开阔孩子的视野。2007年11月1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