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管理制度校长应熟悉并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渠道,负责或者督促相关人员组织和实施。校长要通过家校共育管理制度,发挥组织优势,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解决办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办校水平。一、家校共育制度(一)校长指导,由教学校长具体负责主持制定全校的家长工作计划和撰写家长工作总结。(二)每学年在各班推选一至两名家长代表的基础上成立家长委员会。(三)根据工作的需要聘请有专长的家长为学校的特别顾问,颁发顾问聘书。(四)每学年开学初召开全校新生家长会二次。(五)每学期由各班组织召开家长会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六)每学年初完成新生和插班生的家访工作,并做好家访记录;对于特殊儿童可根据情况增加家访次数。(七)各班每学年安排一次与全班学员家长的单独约访工作,向家长详细介绍学员在校的发展情况;平时根据工作需要随时与家长交流沟通,并做好约访、交流工作记录。(八)建立家长宣传栏,每月更换一次家教宣传栏和班级家长校地内容。(九)各班在每学期从第二月开始,每月向家长开放一次教育教学活动(观摩课)或亲子活动。(十)各班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学员的生活和教育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十一)各班助教老师每周三要与家长进行约谈。(十二)各班教师每周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员在校情况。二、家长委员会管理制度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和校方的桥梁,也是家长和校方的缓冲带和润滑剂。从一个角度来说,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水平代表了一个校长的组织水平。(一)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是由各班家长代表组成的群众组织,家委会在学校校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二)家长委员会由各班推选一至两名家长代表组成。家委会选出主管一名,副主管一名(三)家委会要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学校工作。(四)注重提高全体家长的家教水平,并与教师配合,共同提高对学员的保教质量。(五)听取、联系和反映全校家长所关注的问题,把有关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把急需解决的意见、建议提供给教师,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进与提高。(六)各班家校及家长集体活动,应及时通知家委会。(七)家委会协助学校组织和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八)在校长主持指导下,家委会全体会议每学期至少一次。三、家长会制度根据家长会重要重程度和范围,校长要组织、主持、监督家长会的实施。(一)家长会按形式分为:全校家长会、班级家长会;新生家长会。(二)根据班级情况,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三)家长会应有明确的主题和流程。家长会上家长了解学校工作任务,班主管了解学员在家情况,并解决近期相关主要问题。(四)对于全校家长会,可由校长和家委会联合召开。(五)对于入校新生,要至少召开二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课程特色;沟通应注意事项。(六)所有的家长会都应做好记录工作,包括文字和照片、参会签到、问题的反映和解决。四、家长开放制度(一)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和体验及听课,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况,根据家长需求随时开放教育活动,让家长观摩,及时了解学员在校的发展现状。(二)校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开放日的频率。(三)每学期家长开放日不应少于两次。(四)家长开放日前一周应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把开放日信息传达给家长,力求家长出勤率达到95%以上。(五)家长开放日应精心准备。(六)家长开放日应做好家长签到、拍活动照片及家长的反馈总结工作。(七)通过开放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学员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提升教育理念,促进家校沟通,家校共育。(八)家长开放的照片应当择优质的打印出来,相关文档应存档二年以上。五、接待家长制度(一)对于家长的接待分为校长级行政接待和老师级接待两个级别。(二)为了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每周四为固定的新生家长接待日。(三)潜在生家长入校参观,应当提前预约,提供家长联系方式,孩子的基本信息。(四)负有招生职责的教师负责电话通知家长参观、接待安排。(五)在接待日,对于未满校情况,校长应当参加、指导潜在生家长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