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1总则1.1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及构筑物砖墙砌筑工程。1.2编制依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J129—2001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完成。2.1.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完成。2.1.3图纸会审工作已完成,并已形成记录。2.1.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已完成,并经审核批准。2.1.5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已完成,且应完成交底工作,并已签字。2.2材料要求:2.2.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单。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颜色一致。2.2.2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宜采用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水泥进场需对产品名称、代号、净含量、强度等级、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地址、出厂编号、执行标准、日期等进行外观检查,同时验收合格证。2.2.3砂:宜采用平均粒径0.35〜0.5mm的中砂,应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筛好后保持洁净,M5以下砂浆所用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以上砂浆所用砂子含泥量不超过5%,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2.2.4水:拌制砂浆所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2.2.5其他材料:木砖(应刷防腐剂)、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应符合设计要求。2.3主要机具设备准备砂浆搅拌机、窄手推车、铁锹、筛子、水桶、灰槽、靠尺(2m)、线坠、钢卷尺(标、验*)、水平仪(标、验*)、水平尺(标、验*)、大铲、刨锛、扫帚、拖线板、小百线、百格网、铁锤、钉子等。*标:指检验合格后进行的标识。验:指量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合格。2.4作业条件2.4.1地基、基础工程必须经过相关单位(设计单位、地质勘察、质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五方认证、检验合格。2.4.2室内外回填土工作已完成。2.4.3按标高做好水泥砂浆防潮层。2.4.4弹好墙身线、轴线,根据现场砖的实际尺寸,再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检验符合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后,并做好轴线标高复测记录。2.4.5按标高立好皮数杆(间距一般为15m为宜,转角处必须设立)。2.4.6大面积砌筑前操作人员应熟悉图纸、设计说明、其他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做好样板墙验收工作,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2.4.7砂浆必须由实验室做配合比试配,确定施工配合比,准备好砂浆试模。3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砖浇水一基层清理一抄平放线一浇水湿润一找平一拌制砂浆一排砖撂底一盘角f挂准线f砌砖。3.2操作工艺3.21砖浇水:粘土砖、多孔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侵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天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则必须适当加大砂浆稠度。3.22基层清理:墙体砌筑前应将防潮层、楼板面的灰砂、泥土、杂物等清扫干净。3.2.3抄平放线:按龙门板上给定的轴线及图纸上标注的墙体尺寸,在防潮层、楼板面上弹出墙体的轴线和边线。放线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规范规定。3.2.4浇水湿润:砌筑前应将防潮层、楼板面充分浇水湿润。3.2.5找平:拉小线检查楼板面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必须使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处理或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包合子找平。3.2.6拌制砂浆(1)砂浆现场搅拌时,各种材料必须采用重量计算,并经试验确定。水泥称量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应设专职计量员旁站检查);砂浆掺合料掺入量应参照有关规定。(2)砌筑砂浆必须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泥砂浆不得少于2min;b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c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5min。(3)先向已转动的搅拌机内加入适量的水,再依次投入砂f水泥f再加入水至配合比规定。(4)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