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圣经创世纪》的内涵摘要:《圣经》被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典籍之一,亦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奠基石。在西方文明漫长的发展史中《圣经》与希腊文明长期相互影响,共同筑造了西方的宗教观、文学观,并成为西方哲学、美学的源头。《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是犹太人和上帝之间的契约。它和《新约》被基督教徒合并成一本书,即《圣经》。经书是《旧约》的核心,包括“摩西五经”,作为其中之一的《创世纪》记载了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神话,体现了古希伯来人对万物起源的想象和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关键词:圣经创世纪;宗教;内涵.“在宇宙天地尚未形成之前,黑暗笼罩着无边无际的空虚混沌,上帝那孕育着生命的灵运行其中,投入其中,施造化之工,展成就之初,使世界确立,使万物齐备。上帝用七天创造了天地方物。这创造的奇妙与神秘非形之笔墨所能写尽,非诉诸言语所能话透。第一日,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上帝将光与暗分开,称光为昼,称暗为夜。于是有了晚上,有了早晨。第二日,上帝说:“诸水之向要有空气隔开。”上帝便造了空气,称它为天。第三日,上帝说:“普天之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于是,水和旱地便分开。上帝称旱地为大陆,称众水聚积之处为海洋。上帝又吩咐,地上要长出青草和各种各样的开花结籽的蔬菜及结果子的树,果子都包着核。世界便照上帝的话成就了。第四日,上帝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管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普照全地。”于是上帝造就了两个光体,给它们分工,让大的那个管理昼,小的那个管理夜。上帝又造就了无数的星斗。把它们嵌列在天幕之中。第五日,上帝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之物,要有雀鸟在地面天空中飞翔。”上帝就造出大鱼和各种水中的生命,使它们各从其类;上帝又造出各样的飞鸟,使它们各从其类。上帝看到自己的造物,非常喜悦,就赐福这一切,使它们滋生繁衍,普及江海湖汊、平原空谷。第六日,上帝说:“地要生出活物来;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于是,上帝造出了这些生灵,使它们各从其类。上帝看到万物并作,生灭有继,就说:“我要照着我的形象,按着我的样式造人,派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爬行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上帝本意让人成为万物之灵,就赐福给他们,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地上的一切,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活物。”按《圣经》的说法,人类是这个世界的管理者和支配者。第七日,天地万物都造齐了,上帝完成了创世之功。在这一天里,他歇息了,并赐福给第六天,圣化那一天为特别的日子,因为他在那一天完成了创造,歇工休息。就这样星期日也成为人类休息的日子。”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上帝就是这样开辟鸿蒙,创造宇宙万物的。《圣经》中创造天地的方式与中国很不一样,没有汉族神话中盘古的牺牲,没有瑶族神话中密洛陀的辛苦,圣经中上帝以一种全知全能的方式来创造万物——语言,例如《圣经创世纪》的“太初”中写道“上帝说:光!就有了光”,“上帝说:陆地上也要繁衍动物,各种各样的牲畜、爬虫和野兽!果然,就有了野兽、牲畜和爬虫”等等共有七处,这种类似于“点石成金”的造世方式虽然不是那么易于想象,却能增加人对上帝的敬畏,拉开人与上帝的距离,因为人是无法获得甚至无法想象这种能力的。按照逻各斯理论来说,上帝的智慧就是内在的逻各斯,上帝的语言就是外在的逻各斯,所以说上帝就是人格化的逻各斯,上帝创世也就是逻各斯创造万物[1]。如果说工作体现着人对自然的改造、人对万物的主宰的话,那么休息则体现人对自然的服从、人对万物的尊重。换句话说,工作使人的权力变大,使人更接近神,那么休息则使人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局限,用睡觉作例子:五感全闭、纹丝不动、神志不清、逻各斯消失、动物性被强调等等,人类的局限被表现地酣畅淋漓,从而人与神的距离又被拉大了。所以安息日的意义就在于:使人回归自身、意识局限、从而增加对上帝的敬畏。我们很难想像作为世上第一个和仅有的人的感受,孤独的内涵对于我们和对亚当来说是不同的。亚当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