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肿瘤冠心病的诊疗进展随着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领域的进展,目前发达国家肿瘤患者平均五年生存率高达67%[1]。肿瘤与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具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同时由于抗肿瘤治疗对心脏血管的毒副作用,使得肿瘤合并CAD患者越来越多见。目前尚无CAD治疗指南完全适用于合并肿瘤的CAD患者。合并肿瘤的CAD患者诊疗常需要多学科合作制定合理的方案。1肿瘤与CAD共有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饮酒、缺乏体力运动及不健康饮食等是CAD的危险因素。目前硏究显示,这些危险因素与肿瘤发生也密切相关。此外炎症和氧化应激是肿瘤和CAD发生发展共同具备的重要机制。1.1共有的危险因素肥胖与多种肿瘤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每增加5kg/m2,甲状腺癌、食管癌、子宫内膜癌和胆囊癌发生风险增加33%~59%。有报道,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乳腺癌发病率显著增加(OR=1.2)。Catarina等[2]观察244例乳腺癌患者发现,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组(G17mg/dL)患者相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组患者肿瘤体积显著增大,生存率明显降低。大规模人群研究发现,与血压正常人群相比,收缩压>160mmHg人群肾癌风险增加94%,舒张压>90mmHg人群肾癌风险增加75%[3]。吸烟产生致癌物(苯并芘、亚硝胺)、促炎症物质及氧化物均可促进肿瘤发生。与不饮酒者相比,少量饮酒(每天<12.5g乙醇)者食管癌、口腔咽喉癌和乳腺癌等肿瘤风险均明显增加,重度饮酒人群(每周乙醇摄入男性超过196g,女性超过98g)肿瘤相关死亡率增加27%~86%[4]。积极运动和健康饮食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维持能量代谢,预防肿瘤发生。与较少运动人群相比,经常运动人群食管癌风险降低42%,肝癌风险降低27%,肺癌风险降低26%[5]。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每天摄入200g蔬菜和水果可使肿瘤风险降低3%。1.2共有的发病机制炎症与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还能够引起DNA损伤,使基因突变,细胞周期异常,导致肿瘤发生。新近CANTOS硏究[6]观察10061例合并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炎症因子抑制剂组(重组抗人IL-邛单克隆抗体-卡纳单抗)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而且300mg卡纳单抗组的肿瘤死亡率下降51%,新发肺癌发生率下降67%,致死性肺癌发生率下降77%。该硏究结果再次证实炎症参与CAD和肺癌的发生发展。2抗肿瘤治疗与CAD约50%抗月中瘤治疗弓I起的心血管毒性表现为血管损伤,增加CAD风险。以氟尿嘧啶类、铂类、放射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最常见。2.1化疗药物2.1.1氟尿嘧啶类药物氟脲嘧啶类药物能够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嘧啶核苷酸转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干扰DNA和RNA合成,多用于消化道肿瘤及其他实体瘤治疗。冠状动脉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是氟脲嘧啶类药物导致CAD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7]。Lestuzzi等[8]观察228例既往无CAD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46小时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发现6.9%患者运动时出现心肌缺血症状。2.1.2铂类化疗药物铂类化疗药物能与DNA形成交叉键,抑制DNA复制,广泛用于各种实体肿瘤,如卵巢癌、肺癌和睾丸癌等治疗。直接内皮毒性作用和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是铂类药物导致CAD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对睾丸癌幸存者随访20年发现,与单纯手术治疗患者相比,接受顺铂治疗的患者CAD风险明显增加(HR=2.6)。Moore等[9]对932例顺铂治疗肿瘤患者行动静脉血栓栓塞事件检测后发现,18.1%患者发生动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其中2%患者为动脉血栓事件。2.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使组织活性氧、亚硝酰基和过氧化氢等物质增多引起DNA、蛋白质和细胞膜损害,广泛用于各种实体肿瘤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大量研究证实,放疗在抑制肿瘤同时能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和斑块破裂。胸部放射剂量大于3OGy即可引起心血管损伤。VanNimwegen等[10]回顾性硏究2524例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发现,与未行纵隔放射治疗者相比,行纵隔放射治疗者CAD风险增加4〜6倍。CAD多在放射治疗十余年后出现,年轻患者更易发生。2.3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是指药物特异性结合体内致癌位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