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措施一、农艺节水1.种植耐旱作物品种种植耐旱作物品种是实施节水工程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据试验统计证明:过去在田间种植传统小麦和玉米,全生育期需灌水7次,每亩累计灌水量280米3;而现在在田间种植杂交一代小麦和玉米,全生育期需灌水4次,每亩累计灌水量160米3。现在比传统种植每亩累计节水120米3。在我国张掖市杂交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1.4%,每年生产杂交玉米种子42万吨,占全国种植玉米面积用种量的42%,如果在全国广泛推广杂交耐旱玉米品种,每年节水效果是非常可观的。2.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应等,来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的补充作物所需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满足作物肥料需求。如果在各种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就可不断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土壤面源污染;不断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水、肥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两大主要因素,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化肥与有机肥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结合、底肥与追肥结合等即为科学施肥。这些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水能力,还能达到以肥调水、有效利用土壤水分的目的。3.精细整地和蓄水保墒精细整地和蓄水保墒是夺取农作物全苗且保证丰收的关键。因此,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做好精细整地和蓄水保墒工作播种后保墒,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灌溉单元。保墒方法:由大水漫灌改为小单元灌溉,由2000米2为1个灌溉单元改为350米2为1个灌溉单元。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灌水中的渗漏量,达到节水目的。据测量统计证明:通过减小玉米灌溉单元面积的方法,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每亩可节水48米3。4.推广使用抗旱保水剂抗旱保水剂被人们称为微型水库,是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可将土壤中的雨水迅速吸收并保存,变为固态水而不流动、不渗失,长期保持恒湿,天旱时会缓慢释放供给作物利用。抗旱保水剂特有的吸水、储水、保水性能,在农作物种植、园林绿化等抗旱中显现出较大威力,是全世界公认的抗旱保墒最有效的微水灌溉用品,可以节省大量的灌溉用水和浇灌养护劳动力。5.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可使蒸发的水分在膜内形成水珠后再落入地表浇灌作物和湿润土壤,从而减少土壤水分损失;还可保蓄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同时也可提高地温,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据测量统计证明:推广垄膜沟灌技术,可有效利用自然降水,减少灌溉水量,每亩可节水95米3。6.土壤深松土壤深松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用土壤深松机将土壤深松到40厘米左右,达到上虚下实。土壤深松后表面耕作层(15厘米以上)的土壤被松碎,深处犁底层形成通气、蓄水的鼠道,下雨时,雨水通过土壤虚部渗入鼠道,鼠道即形成田间自然地下水库。鼠道中的水冬暖夏凉,能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为农作物抗旱夺取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7.秸杆粉碎还田大力推广秸杆粉碎还田技术,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增加18.9%,接触酶活性增加33%,转化酶活性增加47%,尿酶活性增加17%,土壤溶重降低1.5克/厘米3,孔隙度增加5%,含水量增加1.5%;還可增加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能力,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延迟作物灌水周期,减少作物灌水量。8.坡地综合治理①将坡地改造成水平等高台地,实行水平等高耕作,使土壤有效积蓄相当雨水,减少水土流失。②作物在水平台地上采取沟垄或穴窝种植,即农作物种在沟底或穴内,相当于抗旱深种。沟底或穴内可积蓄雨水,减少雨水地表径流,待作物抽穗扬花时,结合追肥培土,将原土垄培向作物根部,防止作物倒伏。③在台地路边、沟边种植果树,梯岸梯壁种植牧草,不但可以发展农业经济,还可提高耕地土壤水分涵养率。二、工程节水1.泵站改造泵站灌水是通过动力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所抽送水的水力能,将水扬至高处田间或远处田间。我国2/3以上的国土为丘陵山区,地形复杂,许多地方田高水低,要解决高处田间灌水问题,必须利用技术完好的机电灌溉工程进行提水灌溉。特殊的自然条件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