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幼儿故事教学是指幼儿教师为了方便幼儿理解,以故事为载体或在教学中穿插故事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活动,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直观,便于幼儿理解的知识。进而对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学习兴趣、多方面的发展和师幼互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故事教学的主体是幼儿教师,他们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故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关键字:幼儿教师;故事教学;教学能力一、幼儿故事教学概念幼儿故事教学是指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从幼儿故事入手,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形象的动作讲述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从中学习道理或者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相关篇幅短小、逻辑清晰的故事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二、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培养的价值幼儿故事所包含的社会道德规范丰富而广泛,一般故事中会以物代人,以人代人,用故事中的童话人物,动物来代替人的言行,这些语言对幼儿的社会道德规范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习得这些生活化的语言,并在运用与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内化,变为一种能稳定的人格特质。完美的故事教学活动能吸引幼儿与幼儿教师、同伴积极互动,营造积极热情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活动更加生动、有趣。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幼儿在以后的课堂活动中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1]。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通常是同步进行的,在幼儿故事教学活动中,听说读演的练习从多种感官上刺激着幼儿的发展。幼儿教师进行故事内容讲述时,为了更好的呈现故事的情节,通常会用手势、表情等配合语言的表达一起进行讲述。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对教师进行模仿,锻炼了表现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复述故事时,幼儿教师通常会引导幼儿多次重复重点词汇,描述故事主要情节。这个过程中,多次练习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词汇。同时,对于幼儿完整语句的表达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三、幼儿园教师故事教学能力培养的举措(一)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系统的培训是幼儿园提高幼儿教师能力的重要方式。理论上,幼儿教师可以深入理解幼儿故事教学的内涵。明白其不等同于“讲故事”,它是一种教学的形式,可以用于不同的领域中。系统的培训能够快速的提升幼儿教师的故事教学能力,这些能力将会影响幼儿故事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和幼儿学习的质量。同时,这些教师对于新教师的能力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作用,他们的经验可以避免新教师重犯他们有过的错误,技巧和方法的分享也会带动他们的发展[2]。(二)完善教学考评制度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能够引起幼儿教师对幼儿故事教学的重视,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考评的作用是发现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使幼儿教师对活动进行调整,更好的为幼儿学习提供平台。目的的实现要通过考评具体的实施,因此,幼儿园要完善教学考评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三)合理设计幼儿故事教学活动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要有其明确的目标和活动流程。精细的设计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活动设计能够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借此做出调整,使教学活动按照教师预设顺利进行,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幼儿教师要认真、细致地设计故事教学活动。四、总结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者,承担的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带领幼儿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范,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幼儿教师通过幼儿故事教学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帮助幼儿掌握知识技能,学会生活道理。而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影响着幼儿故事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参考文献:[1]柯恒波.幼儿故事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5):5-10.[2]柴晓莉.故事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教育学周刊,2017,(0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