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中的疯癫人物形象摘要“疯癫”作为文学史上的经典母题,一直广受作家们的青睐。创作者们青睐这一形象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方面借助它能够比较真实地传达出自己的写作意图和文化情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一形象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特别的文学价值,它能够表达出各个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所遇到的生存选择以及精神困境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引人深思,体现时代特征。鲁迅先生在文坛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笔下的“疯癫”人物形象一直被作家们当作疯癫形象创作的经典模板。在此,我将在对古今“疯癫”形象内涵解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鲁迅小说中的疯癫人物形象:作为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的“狂人”和“魏连殳”,以及作为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的“陈士成”和“祥林嫂”等疯癫人物形象。在这一基础上从而深入了解这一系谱人物形象对后期文学创作者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关键词:鲁迅;“疯癫”形象;价值AbstractMadnessastheclassicmotifofliteraryhistory,hasbeenwidelypopularwiththewriters.Theartistsprefertheimageofthereasontoroughly2:ontheonehand,withthehelpofitcantrulyconveythewritingintentionandculturalfeelings;Ontheotherhandisalsoduetothisimagehasaprofoundculturalconnotationandthespecialliteraryvalue,itcanbeexpressedineverynation'slonghistoryofthechoiceofsurvivalandencounteredproblems,suchasmentalpredicamenttothought-provoking,reflectstheeracharacteristic.Luxunhasenormousinfluenceontheliteraryworld,his"madness"charactershavebeenwritersasamadman'sclassictemplateimagecreation.Here,Iwillbeintheancientandmodern"madness"imageconnotationinterpretation,onthebasisofthoroughanalysisofluxunmadnesscharactersinthenovel:asthedestroyeroffeudalsystemandrebels"madmen"and"weiShu",aswellasthevictimsofthefeudalsystemandthevictimsof"ChenShicheng"and"whiner"madnesscharacters.Onthebasisofthistofurtherunderstandthepedigreecharacterimagecreatorsproducedtheprofoundinfluenceonlaterliterature.Keywords:Luxun;Themadmanimage;Value前言在传统文献中,“疯癫”指的是医学上的病理症状。人们常常把“疯”、“癫”和“狂”放在一起释义。“疯”在《集韵》里面的解释是“头风病”。“癫”在《说文》里面的释义与“狂”意义类似。在《辞源》里面,“疯”即就是指“疯癫”,而“癫”则解释为“神经错乱反常,是神经出现问题的一种表现”。“狂”也有“癫狂、精神迷糊不清、急躁等释义”。[[1]]这些定义多有些模糊,都只是从心理特质或症状学上对“疯癫”一词进行了阐释,它们都还停留在病理学的层面上,因此对疯癫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到了20世纪初,人们在精神分析学等学科理论兴盛的基础上,才对“疯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研究。在心理学的研究层面上,“疯癫”主要指心理异常、神经质等。在佛洛伊德看来心理病主要有神经病和精神病两大类,“第一类是神经病,其病症与心理有连带的关系;第二类为精神病,病症完全是心理的”。[[2]]在精神分析学层面上,“疯癫”被看作是个人心愿在长期被压抑并且得不到满足后所引发的后果。因而,迫害妄想症、抑郁症、疑病症等都概括在“疯癫”疾病的范围里。至此,社会与人文科学界也开始从文化文明的角度全新释义“疯癫”。在苏珊·桑塔格的《疾病与隐喻》中,她将“疯癫”与理性之外的心理特征关联在一起。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疯癫“被当作高超感受能力的标志,能够彰显‘超凡脱俗’的情感和‘愤世嫉俗’的不满情绪的那种讨厌的、折磨人的疾病,是精神错乱”。[[3]]桑塔格的话彰显了“疯癫”的独特性,疯癫者有着异于常人的感受能力,他们的种种行为是精神错乱的一种体现。福柯说:“疯癫并非自然现象,它是文明的衍生物”。[[4]]对米歇尔·福柯而言,“疯癫”不是自然现象与精神疾病的表面征兆,而是象征着一种文化的产物。它是在理性主义的标准下运用强权对人进行强制分类与驯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随着时间的推移,“疯癫”形象已经逾越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