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授法为什么会受到质疑?它过时了吗?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以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学生的习题练习为主要手段。其特点是:(1)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2)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3)学生在倾听与反馈中建构知识;(4)口头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5)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讲授法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讲授法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又应用最广的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法容易产生“满堂灌”、注入式教学,难以顾及个别差异,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有较大的局限。不适合应用讲授法条件:(1)教学的目标不在于习得信息而在于其他方面,如形成技能;(2)强调长期保持;(3)必须有学习者的参与才能达到教学目标;(4)教学目的是分析、综合、评价时。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这种讲解方法已普遍不再受欢迎,它被称为“满堂灌”、“填鸭式”、“教师的独角戏”,并逐渐退居二线,少人问津。讲授法真的过时了吗?肯定不是,讲授法有它独到的优点,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无法替代的。它有助于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适用于班级组织教学。例如:(1)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掌握大量知识和技能,避免了认知过程中多走不必要的弯路,省时又省力。而且通过教师的讲授,原本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就变得具体形象,浅显易懂。(2)讲授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老师一般都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挖掘其深层涵义。借助教师的系统讲授和透辟分析,学生就能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3)讲授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适合应用讲授法条件:(1)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目的是知识的理解;(2)适用于班级组织教学;(3)学生只需要在短期内记住材料;(4)缺乏现成的可以利用的学习材料。要求在短时间内掌握的系统化知识。例如: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各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等科目适合用讲授法。这些知识是大多是固定的,是事实,我们需要记在脑海里,讲授法可以使我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并记住这些知识。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们先逐句朗读、逐句解释,然后逐段串讲,全文串通,点名题旨。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了解文章大意、掌握相关文言词汇、理解文章主题。与现在提倡的“探究教学法”相比,讲授法显得优越得多,它容易控制教学时间,更有利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由此看出,讲授法也有其独到之处。它对教学究竟是好是坏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加以利用。只要我们认真分析讲授法运用的条件,克服其缺陷,发扬其长处,并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的。所以,我觉得讲授法并没有过时,我现在所学的课程也大多数是使用讲授法讲解的。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新教法不断出现的同时,讲授法也在不断地完善。不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点评、总结,这些都是教师运用讲授法的过程。讲授法渗透于其他教法的实施过程中,离开了讲授法,其他教学方法就难以独立存在。同样的,讲授法只有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弥补使用该教法学生容易处于被动状态、个性发展容易受到影响的不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因素,一堂课以何种教法为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只有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2.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运用新技术去实施良好的教育,培养我们所需要的人才才是目的。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必须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不仅限于课堂和书本中,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开阔了孩子们眼界,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的积极变化表现在: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复杂问题的结构变得更加清晰,利用多媒体便于创设逼真的情境,从而达到激活大脑,让学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