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则戎乡硐村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8《小猴子下山》课题小猴子下山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坐不住、好动、好奇心强,对什么事都是三心二意。本课内容的安排正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因而,教学本课时,在熟读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懂得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教导案学案达标检测学环节一、图画导入。(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一猜。2.再出示猴子图片,问小猴子为什么哭丧着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学生观察两幅图片,看清楚猴子下山和回家时的情形,边观察边思考为什么,带着问题进入课文。2.齐读课题。1.你在读书时,有没有读到与猴子有关的故事或者传说?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解决。(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3)标出自然段序号。2.组织同桌互读,互相帮助。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价。4.组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5.检查生字学习情况。1.自由读课文,完成初读要求。2.同桌互读课文。3.分自然段读课文。4.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5.全班汇报生字学习情况。(1)说一说用哪种方法,识记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可以用同一种识记方法。(2)积极参与课堂识字活动,巩固识记2.给下列生字注音。()()()掰扛扔()()()摘捧抱3.我会组词。猴:扛:瓜:抱: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齐读课文,启发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猴子吗?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3.组织全班交流。1.齐读课文,回答问题。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4.看课文插图,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4.组织全班展示。1.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2.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书写。3.描红、临写。4.全班展示。5.我会写。常瓜非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并从故事中懂得做什么事都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做什么事都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用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2.指导读好这些名词: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带1.开火车认读生字。2.分自然段读课文。3.读词: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读好“桃子、兔子、猴子”等带“子”的6.课前听写。一块瓜地非常往来进去空着手7.我会读。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时:5分钟)“子”的轻声。轻声。)二、整体读文,明确路线。(用时:25分钟)1.接读全文。师:小猴子下山来(板画路线图: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2.排列图片。3.练说量词。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来到玉米地里,小猴子是怎样的表情?5.学生贴表情词语卡片(非常高兴)随机学习:掰、扛。6.齐读第一自然段。7.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8.回馈。教师故意打乱顺序贴动词。9.学生评价,并谈理解。10.师述: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1.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