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版 试题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版 试题_第1页
1/3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版 试题_第2页
2/3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版 试题_第3页
3/3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同步测试能力提高1.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2.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3.下面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水落而石出者②云归而岩穴暝③佳木秀而繁阴④山间之朝暮也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⑥风霜高洁⑦山间之四时也⑧晦明变化者⑨野芳发而幽香[]A.⑤②⑦⑨③⑥①⑧④B.⑨③⑥①⑦⑤②⑧④C.⑨③⑥①⑧④⑤②⑦D.⑤②⑧④⑨③⑥①⑦4.下面各句中“而”字应重读的一句是[]A.朝而往,暮而归。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C.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延伸拓展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皇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指欧阳修)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1.选出加粗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A.安此丰年之乐安于畎亩衣食B.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朝而往,暮而归C.幸生无事之时也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D.四方宾客之所不至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翻译句子。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________②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子游也。________3.文段中点明了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文段中所写景物与《醉翁亭记》中描写的景物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5.本文段选自欧阳修的《丰乐亭记》,结合文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要以“丰乐亭”来命名。________6.从文段可以看出,作者表现出了与《醉翁亭记》一文相同的政治理想,就是:________(不超过5个字)。参考答案【能力提高】1.C2.A3.D4.D[延伸拓展]答案:1.D2.①喜欢滁州地方偏僻而政事简略,又爱这里的人习惯于安适清闲。②又幸好当地百姓为他们获得丰收的年景而高兴,因而爱和我一同游玩。3.夫宣上因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4.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5.因为当地百姓获得丰收,生活和美快乐,作者又与民同乐,所以以此命名。6.与民同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第28课(醉翁亭记)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版 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