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一)1.古诗文默写。(12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2)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其五)》)(3)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7)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8)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表现了作者交往的高雅。(9)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要表达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往往会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一4题。(10分)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yú;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半夜渴醒,起身喝水。回床的一shùn,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节选自迟子建《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有改动)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填字母)(4分)(1)丰yú(2)一shùn(3)薄而白(A.báoB.bó)(4)栖息(A.qīB.xī)3.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2分)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14.结合语境,解释文中画线词语的意思。(4分)(1)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震:(2)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流光溢彩:二、综合性学习(10分)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4分)【材料一】【材料二】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主要信息:6.《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探究结果:7.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2分)副标题:三、阅读(58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