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综合测评岳麓版必修1(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把鸦片战争称为英国为维护正当贸易而进行的“通商战争”的实质是()【导学号:24940099】①掩盖了战争的性质②强调战争的作用③为殖民侵略辩护④表达了对东方市场的渴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进行的侵略战争,不是为维护正当贸易而进行的“通商战争”。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的这一观点掩盖了战争的性质,是为殖民侵略辩护。①③表述符合题意,故选C项。【答案】C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方式相同B.背景相同C.目的和性质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解析】A、B两项虽为两次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但都不能体现这次战争的内在联系。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排除D项。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都带有侵略性质。【答案】C3.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鸦片战争金田起义A.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C.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引发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解析】A项直接引发的表述不符合时间限制和史实,排除;C项表述错误且不符合史实,本末倒置,排除;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矛盾的不断增强,鸦片战争只是推动社会矛盾不断增强的催化剂,排除D项。【答案】B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A.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C.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D.都是从未实施的空想【解析】《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虽然都未真正实行过,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而《资政新篇》缺乏社会条件,故D项错误。【答案】A5.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形象。解读下图,该新闻事件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从漫画中人物的穿着等可判断,当时的中国人应是“清官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应该是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中日甲午战争,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答案】C6.1895年台湾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与这一局面的出现有关的条约是()【导学号:24940100】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895年”“台湾人民”判断是《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和台湾,引发了台湾人民的反割台运动,C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三者均与台湾无关。【答案】C7.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军备落后B.政府腐败C.军费匮乏D.军纪松弛【解析】材料中“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等信息,从政府角度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甲午战争时中国的海军军备不比日本差,A项错误;C、D两项仅是具体原因,故排除。【答案】B8.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导学号:24940101】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指拆毁了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开进我们的院子”指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