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C.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解析:选D。漫画的主题表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又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的“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所以选D项。2.1947年4月,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下列与之有关的事件是()A.重庆谈判B.转战陕北C.战略大决战D.渡江战役解析:选B。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开始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党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3.1948年7月,国民政府虽发行了面额25万元的纸币,但城市中的大宗买卖基本上都使用黄金、美元结算,农村中则恢复了银元交易,甚至用实物粮食来计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市场上货币流通量严重缺乏B.官僚资本大肆搜刮社会财富C.国民党统治区货币严重贬值D.国统区的社会经济走向崩溃解析:选C。内战期间,国民政府大肆发行金圆券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故A项错误;官僚资本主义搜刮社会财富会导致经济凋敝而非恢复黄金、白银的货币贸易,故B项错误;国统区货币严重贬值是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材料中现象是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的表现,故D项错误。4.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民主同盟已和蒋介石集团彻底决裂B.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C.发动人民彻底打败蒋介石D.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知识。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同盟与蒋介石集团并没有彻底决裂,对蒋介石集团还抱有幻想,故A项错误;B项是根本原因,排除;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是激发人民的革命积极性,彻底打败蒋介石,故C项正确;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三大战役胜利之后,故D项错误。5.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解析:选A。据材料“东可威胁京畿,西可威胁武汉”可知,此军事举动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故A项正确;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辽沈战役,故B项错误;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的是淮海战役,故C项错误;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是渡江战役和攻占南京,故D项错误。6.下图是辽沈战役的示意图,关于此战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术上分割包围东北敌军B.攻占沈阳后东北全境解放C.长春的被困守敌全部投降D.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解析:选B。战术上是“关门打狗”而不是分割包围,故A项错误;攻占沈阳后东北全境解放,故B项正确;长春的被困守敌,一部分起义,故C项错误;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的是淮海战役,故D项错误。7.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解析:选B。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平,说明该战役的地点跟北平有关,平津战役主要发生在北平和天津,故B项正确。8.中共参加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的共同目的是()A.实现和平,减轻人民苦难B.停止内战,和平建国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D.争取战略主动地位解析:选A。抗战胜利后,广大人民要求实现国内和平,反对内战,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了实现国内和平,避免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痛苦,所以参加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