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的解法例有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为8Ω,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5V。现要把它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使之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电学计算题的解题依据有: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解题程序:1.审题。仔细通读全题,了解题目中所叙述的物理现象或物理事实,明确已知量、待求量、关键词,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强化有用信息。审题时可把已知量、关键词、待求量和隐含条件写在草纸上,以备分析时应用。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如图所示。3.分析,即寻找解题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1.由待求量向已知量分析。方法2.由已知量向待求量分析。方法3.根据电路特点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分析。。(2)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分析。。(3)根据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分析。。4.拟定解题计划。通过分析找到解题方法,接下来要做的是怎样解题,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几步完成等。5.解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推理的严密性、计算的准确性。每一步都要有充分的理论根据,不要完全是单纯的数学运算,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做到解题规范、严密、正确。本文仅列举一种解法,其他方法请同学们完成。[解析]已知,灯泡的电阻和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因。又因U=U1+U2,则U2=U-U1,。即需串联一个阻值为的电阻。6.检验。解完题后还应及时检验,查找是否有遗漏的步骤,计算是否正确,结果是否符合物理意义等。7.解后总结。解完题后,还需要通过多途径、多角度认识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扩展。如本题的结论是否可以推广?从解法中得到什么启示?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与以前做过的题目有什么联系?通过总结、反思,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