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年级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血缘C.信仰D.地域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受到破坏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3.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4.为了监察地方官吏,北宋政府设置了()A.刺史B.通判C.知州D.三司使5.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6.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7.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8.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A.公民法的颁布B.万民法的实施C.《十二铜表法》的发表D.《民法大全》的编纂9.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是()A.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B.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C.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D.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10.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革命”。这是因为()A.工人阶级和下层民众获得了选举权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力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11.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两国的国家元首都()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B.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C.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D.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12.民主化、法制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在于()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封建残余势力和共和派斗争激烈,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13.马克思所说的“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近代国家是()A.1689年后的英国B.1787年后的美国C.1875年后的法国D.1871年后的德国14.2008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15.18世纪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的产品优于英国的B.中国占有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其他国家产品冲击了英在华的市场1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与香港问题有关的是:()①中英《南京条约》②中英《天津条约》③中英《北京条约》④《辛丑条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下列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是()A.获得香港B.获得战争赔款C.设立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1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