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已知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⑥原子结构示意图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①②③④⑥B.①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D.③④⑤⑥⑦解析:由原子序数定义可直接得出①④⑤;由⑤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推⑥,由⑥进一步推出⑦,如31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ⅢA族。答案:B2.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D.该原子的电子层数为6解析: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8+6=16,A正确;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B错误;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为非金属元素,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C错误;该原子的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是6,D错误。答案:A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钾的金属性比钠强B.溴的非金属性比氯强C.NaOH的碱性比LiOH强D.HCl的热稳定性比HBr强解析:由于金属性K>Na>Li,故碱性KOH>NaOH>LiOH;非金属性Cl>Br,则其对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Cl>HBr。答案:B4.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活泼性:X>Y>ZC.核电荷数:Z>Y>X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这一信息,由此可推知X、Y、Z为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相连意味着它们属于同周期元素,故非金属活泼性:X>Y>Z;核电荷数:X>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X>H2Y>ZH3。答案:C5.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Y>Z>MB.离子半径:M->Z2->Y-C.还原性:H2Z>HMD.三种元素中,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性质推断。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氦元素,Y为氟元素,M为氯元素,Z为硫元素。非金属性:Y>M>Z;离子半径:Z2->M->Y-;还原性:Z2->M-,H2Z>HM,C正确;氟无正价,也无最高价氧化物。答案:C6.下列各组粒子,按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Mg、Ca、K、NaB.S2-、Cl-、K+、Na+C.Br-、Br、Cl、SD.Na+、Al3+、Cl-、F-解析:K、Ca比Na、Mg多1个电子层,故有r(K)>r(Ca)>r(Na)>r(Mg),A错;S2-、Cl-、K+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又因K+比Na+多1个电子层,故有r(S2-)>r(Cl-)>r(K+)>r(Na+),B正确;Br-比Br多1个电子,半径大,Br比Cl多1个电子层,故有r(Br-)>r(Br)>r(Cl),但r(Cl)r(F-)>r(Na+)>r(Al3+),D错。答案:B7.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图中阴影部分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元素为第一周期元素B.PH3的稳定性比H2S强C.该纵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均为H3RO4D.H3AsO4的酸性比H3PO4弱解析:N元素为第二周期元素,A项错误;P的非金属性比S弱,故PH3的稳定性比H2S弱,B项错误;N元素对应酸为HNO3,C项错误;As在P的下一周期,非金属性比P弱,故H3AsO4的酸性比H3PO4弱,正确。答案:D8.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X>Z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YD.Y的氧化物能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解析:W元素的质子数为18-10=8,故W为氧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故X为钠元素;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Si,故Y为硅元素;第3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氯,故Z为氯元素。离子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