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专题三关于电功、电功率及家庭用电一.本周教学内容:专题三:关于电功、电功率及家庭用电的专题基本要求:1.通过本专题的复习,唤起同学们对所学的电功、电功率及生活用电知识的具体回忆。2.通过这一专题的总结,使同学们对电功和电功率及生活用电的知识形成具体的知识体系。3.通过专题中的例题讲评,提高同学们应用电功、电功率及生活用电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内容: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应用能力的提高。难点内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电功和电功率一章的知识体系一、电功1.知识提要(1)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W表示。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2)电功的公式:W=UIt,即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3)电功的单位:电功的国际单位是J,常用单位kWh(俗称度),1kWh=3.6×106J。(4)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把电能表接在电路中,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先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2.要点点拨(l)正确理解电功的意义:电功与机械功具有相似的意义,但电功比较抽象,不像机械功那么直观。我们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去理解电功的意义,电流通过用电器或一段电路时,要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我们就说电流通过用电器或在该电路上做了功。例如,电流通过电烙铁、电熨斗,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给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等等。由此可知,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正确使用电功公式W=UIt:电功公式W=UIt是计算电功普遍适用的公式,对于任何类型的用电器(或电路)都适用。而结合欧姆定律可推出电功公式的变换式:或,这两个式子不适用电动机以及蓄电池电路,只适用于电烙铁、电炉等纯电阻电路。在使用电功公式时应注意:(1)电流、电压、电阻和通电时间都必须对同一个用电器而言,不能把不同用电器的电压、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相混淆;(2)公式中各量都必须采用国际单位制。电流、电压、电阻、时间和电功的基本单位分别是A、V、Ω、s和J。(3)如何读取电能表的示数?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电能表计数器的数字示数盘如图所示,一共有五位数。从左到右分别表示千位数、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和十分位数。图示数字表示3268.5度。若过一段时间后该示数变为3352.7度,那么这段时间中用电度数为3352.7-3268.5=84.2(度)。二、电功率1.知识提要(1)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字母P表示。它是一个反映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电烙铁、电炉等纯电阻的电路。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常用单位是:千瓦(符号kW),1W=1J/s=1VA,1kW=1000W。根据W=Pt,当P取kW,t取h,可得出电功的另一个常用单位:kWh。1kW·h=3.6×106J。(2)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灯泡上标着“PZ220—25”,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25W。实际功率是用电器在非额定电压下实际消耗的功率。2.要点点拨(1)电功和电功率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电功是电流通过导体或用电器时,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功,它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电功率是电流通过导体或用电器时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可见电功和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同样,二者的计算公式、单位及测量方法也不相同。但是,由于电流做功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电功等于电功率和通电时间的乘积,即W=Pt。(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电流是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时的功率。以标有“PZ220—25”的白炽灯为例,该灯额定电压即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而且只有当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为220V时,功率才是25W。实际功率=实际电压×实际电流,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