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是从实际需要出发的。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5、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因此在课堂设计中多从最基础的知识出发,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启发学生思维。重点难点: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有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应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计数、排序、产生数1、2、3......由表示"空位"、“没有”产生0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问题1、实际生活中仅仅有正数和分数能够满足需要吗?1、把以前学过的大于零的数叫正数。有时在前面加上“+”号。如+0.5;+3;+1/2......+号可以省略。2、我们把在以前学过的数(0除外)前面加上(—)号的数叫负数。如—3;—0.5;—2/3......3、一个数前面的“+”“—”号叫他的符号,“—”读作“负”,“+”读作“正”。如“—5”读作“负5”,“+3”读作“正3”。思考: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对吗?0的含义:“0”不仅仅表示没有,有时也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