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过程与方法(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鉴赏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2)师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悟诗词的意境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诗意,领会诗境,并积累咏月的名句。教学难点:借助想象,感悟意境美,深刻体味作品所蕴涵的哲理,理解诗人的豁达乐观情怀。教学方法:1.诵读法2.情景教学法3.讨论点拨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赏月看着这副图片,是不是有点中秋赏月的味道,老师也给大家才一个谜:中秋赏菊,打一四字成语。(花好月圆),谜语很多是换一种说法,不直接点出这个字,在我们古代诗词中经常也会出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中秋的词。板书课题二、读月1.点读要求:注意听朗诵的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感情等。注音:宫阙(què)琼楼玉宇(qióngyŭ)朱阁(gé)绮户(qǐ)婵娟(chánjuān)不胜寒(古时读shēng)2.译读要求:对照课下注释,读懂词的意思。有问题提出来。补充注释:(1)把酒:端起酒杯。1(2)宫阙:宫殿。(3)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所以作者有此一问。(4)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5)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6)不胜(shēng):忍受不住。(7)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8)朱阁:朱红色的楼阁。(9)绮户:刻有纹饰门窗。(10)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睡不着的人。(11)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3.齐读要求:男生齐读上阕,女生齐读下阕。三、寻月1.品读有人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一句话是在写月亮,其余都没有写到,其实是,每一句都在写月,每句都在对月抒情。“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纽带,贯穿上下,触处生神。那么我们现在就找找看,写了哪些月下美景,又对月抒发了何种感情?(布置预习)逐句找寻。明月宫阙琼楼玉宇……板书美景感情四、品月1.议读在这些作者抒发的感情中,我们感觉到:一种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板书怀子由背景一种是叹人生对人生的失意、想超脱尘俗,又依恋现实的矛盾。背景介绍还有一种是悟真谛由此而延伸出来的美好的祝愿,乐观旷达这些分别对应的话是起舞弄清影“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写出作者既想超脱尘俗,又依恋现实的矛盾。不应有恨,月不懂人情,人离你却圆。恨人生不得志,恨人生的无常。恨世事的难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用用“这首词里,有一种在里面”的句式说感悟。有一种思念在里面:看月圆,思念与弟弟团聚。有一种苦闷在里面:欢饮达旦,大醉,借酒浇愁;对人间不满,想乘风归去。政治上不得意,2心情悲伤愁苦。有一种豁达在里面:在人间受排挤,但他还是觉得人间美好,天上琼楼玉宇何似人间朱阁绮户、平安生活。是他豁达的心化解了满腹的苦闷。有一种祝愿在里面:祝愿每个人平平安安,长长久久地幸福生活。有一种哲理在里面:人生悲欢离合在所难免。有一种浪漫在里面:诗人端起酒杯问苍天。在这里作者把天想象成能与之对话的对象,他不把天看成是高于自己的、主宰一切的神圣,表现了苏轼的豪放与浪漫。有一种矛盾在里面:他既向往月宫,又担忧想那儿的寒冷;既想摆脱人世的烦恼,又不忍心离去。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有一种线索在里面:词以月贯穿,句句写月,创造出明月一般皎洁的意境。有一种文采在里面:拟人、反问、句式倒装,抒情、议论、想像、美丽的传说,共同成就了这首咏月绝唱。有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在里面:诗人对无情的月亮寄寓了无限的深情,营造了凄清而优美的意境,既抒发了感慨,又思念了弟弟,更表达了人生哲理,还创造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使我们见月就产生这种情感体验。2听朗读3.齐读体会作者感情五、议月1、出示李白的《把酒问月》和《月下独酌》给大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