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1.咬文嚼字VIP免费

11.咬文嚼字_第1页
11.咬文嚼字_第2页
11.咬文嚼字_第3页
朱光潜咬文嚼字01揣摩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02了解“联想”意义,走出“套板反应“。教学目标01知人论世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02课堂合作探究研习课文,分析观点•1.整体概括•本文名为“咬文嚼字”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说明“咬文嚼字”?•郭老改字•王若虚改《史记》•韩愈贾岛“推敲”比较这两组句子中的上下两句,说说在用字上有什么变化?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①材料一•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总结:句式不同,语气不同。叙述句有时表示假设,有讽刺意味表现强烈的情感有:有拥有之意有深恶痛绝之意通过以上事例分析,完成以下表格事例材料说明道理郭老改字“你这”“你是”“你有”句式不同,语气不同王若虚改《史记》贾岛、韩愈“推敲”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繁简不同,意味不同。贾岛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韩愈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字眼不同,意境不同。王若虚改《史记》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小结:通过以上三例,作者到底想给我们传达什么道理?•句式不同,语气不同;•文字增减,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可见文字和思想感情关系密切。03拓展探究《咬文嚼字》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联想”的作用?•④材料四•A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B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C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咬文嚼字:这三句都是说苏轼在无锡惠山品茶一事,比较这三句,哪句更富有文学色彩?试说明理由。•联想的作用:意蕴深厚。请大家举例子说明什么是“套板反应”?1.坚持2.爱国3.助人4.忍耐马云司马迁爱迪生牛顿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雷锋勾践、韩信、刘邦出现“套板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原因:习惯、惰性•解决:唯陈言之务去总结:什么是咬文嚼字?•1.文学创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紧严,文字与思想情感密切相关。•2.文学是艰苦的事,需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04拓展练习拓展练习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②端居:闲居③素秋:秋天的代称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填空•“?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于是大家分头寻。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的影子。四叔踱出门外,也不见,一直到河边,才见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阿呀,米呢淘箩淘箩谢谢观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小学资料+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美课件,值得下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