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杨氏之子教案VIP免费

杨氏之子教案_第1页
1/3
杨氏之子教案_第2页
2/3
杨氏之子教案_第3页
3/3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梁惠诣乃曰”5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能背诵课文3、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感受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教学难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的巧妙,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齐读题目,说一说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姓杨人家的儿子)2、你能用这种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吗?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1、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不准的画出来。2、出示生字词:梁国、聪慧、诣、乃、曰、家禽(读一读,记一记)3、听写、评改。4、区别“梁”与“粱”5、再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6、指名读课文,注意古文中的两个多音字。齐读正音。(注意读好两个多音字:为设果(读四声),为什么读这个音?后面我们会体会到。应声答曰(读四声)当随着回答讲)7、读古文,要读出韵味来,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边听边用“/”斜杠划停顿。生划斜杠。学生自己练一练、指名再读。三、理解课文,读懂课文。1、理解古文的方法与理解诗句的方法一样,平时理解诗句有什么方法?(看注解,逐字逐句解释;查字典、查相关资料;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2、利用这些方法,解释一下课文,不懂得可以相互交流。3、指名说一说。(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拜见。其:他的。*指导朗读:读文章要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自己的体味。指名读。(2)为设果,果有杨梅。*联系上下文谁为谁设果?口头填空:()为()摆放水果。*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它读为第四声了吧?(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以:以便。示:给。。。看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他这么说用意何在啊?板书:杨氏之子杨梅*开玩笑该怎么读,指名读。师范读,齐读。(4)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应声:随声,随声而答。闻:听说。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家禽:您家的鸟。(故而中间停顿)现代:家里养的鸡鸭鹅等。4、自己读一读,连起来说说意思。5、我们尝试対读,我说白话文,你对古文。出示:孔君平看着果盘里鲜红的杨梅,心想:“”,于是他笑眯眯地对杨氏子说:“此是君家果”(“这是你家的果子。”)杨氏子听了孔君平的话,顿时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他想:“”。于是,他马上回答道:“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提问:为什么杨氏子不直接反驳“孔雀是夫子家禽”而加上“未闻”二字?出示: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6、杨氏子回答妙在哪?(讨论:委婉、礼貌、聪慧。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现了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鸟,难道杨梅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是孔君平无言以对。7、句式变化,你会妙答吗?如果是李君平,你会怎样回答?如果是梅君平,你会怎样回答?如果是黄君平,你会怎样回答?这样的回答,既幽默又巧妙,你们非常的聪明。8、指名读,没有标点的文章,体会如何读。9、竖版读,体会古文韵味。(配古筝乐曲)五、拓展阅读,迁移能力。这个故事选自小说《世说新语》,让我们再读一读这部作品作品中的其它篇目,体会文中机智幽默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睿智。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1]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在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不一会儿,下起了又大又急的雪,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这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1]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①?”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译文: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杨氏之子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