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8-将相和VIP免费

18-将相和_第1页
1/21
18-将相和_第2页
2/21
18-将相和_第3页
3/21
18将相和五年级下册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语文党小组:高江春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或前403—前221),因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被称为“战国”。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齐、楚、秦、燕、韩、赵、魏,被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大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课前三分钟历史背景——战国: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①本文主要讲了几个故事?②几个故事分别是什么,用简短的几个字概括一下。初读课文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史记》完璧归赵课文解读学习故事的方法:(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一段话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国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二段话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三段话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学习蔺相如说的第四段话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从“完璧归赵”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深谋远虑、智慧过人、考虑周全、不畏强权的性格特点。渑池之会学习故事的方法:(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想占赵国便宜。“渑池之会”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渑池之会”故事的结果是什么?秦王没有占到便宜。负荆请罪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负荆请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负荆请罪”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请罪。从“负荆请罪”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廉颇怎样的性格特点?廉颇起先为个人名利而闹,有居功自傲的缺点。但他知错后能毅然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反映了他诚恳、坦率、直爽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合作探究★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将相和”,那么只要写“负荆请罪”一个小故事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呢?“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之所以这样评价《史记》,首先是因为它的史学价值。《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史书。其次就是在古代史籍中,《史记》又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最后就是《史记》是在当时条件下的一部比较尊重历史的史书。拓展延伸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课后作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