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研究摘要文章结合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3G移动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3G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预测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最终提出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3G发展战略灰色关联分析一、移动电子商务的定义随着电子商务在商业运用中的日渐深入,人们对于获得商务服务与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接受服务,由此衍生出了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概念。移动电子商务是指通过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和掌上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进行的商务活动。由此可见,移动电子商务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种商务活动,能够满足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需求,从而完成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或消费行为;其次,要有实施的介质,也就是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和掌上电脑等可移动的智能终端设备,使双方有了沟通的工具;最后,还要有无线网络技术,使双方的愿望的以实现。这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全部。通过移动电子商务,消费者真正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正是这些手持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可随身携带、可实时通信、可辨认用户、可定位用户的特点,使得移动电子商务可以使使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得到整个网络的信息与服务,增加了商务活动的灵活性、便利性、随时性,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对现有电子商务模式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改变了电子商务价值链中的成员角色。可以说是移动通信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的完美组合创造了移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它有益的补充了传统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在我国最初级的移动电子商务形式就是移动电话的出现。从1987年主要用于满足用户急需的起步阶段,到1995年上半年我国90MHz模拟蜂窝移动电话成为世界上联网区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个移动电话网的发展阶段,再到现在拥有近7亿的移动手机用户的迅速提高阶段。它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由单一的模拟制进入模拟数字并存时代,可以称得上是一步到位、后来居上。近十年来,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技术主要包括:(1)无线应用协议(WAP)实现移动电子商务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因特网的丰富信息资源及先进的业务引入到手机等移动智能无线终端当中,1998年公布的无线应用协议(WAP)使移动因特网有了一个通行的标准,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协议,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的第一阶段性产物。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推出“全球通"WAP(无线互联)商用试验网,WAP手机用户可在六大城市中使用漫游业务。上海移动通信公司还同步推出了WAP门户站点,并成功地为梅林正广和华印科技等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了移动电子商务系统。(2)移动IP(MobileIP)这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于1996年制定的一项开放政策,它通过在网络层改变IP协议,允许移动节点在不重新启动、无须中断正在进行的因特网通信的前提下,实现移动智能终端在网络中的无缝漫游。移动通信的IP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移动业务的IP化;之后是移动网络的分组化演进;最后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全IP化。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3)蓝牙技术(Bluetooth)这是1998年推出的一项短程无线连接标准,是一种低成本、低功率、小范围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它可以使移动终端,打印机以及其他计算机设备在短距离内无需线缆即可进行通信。由于蓝牙产品本身的安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其安全机制很薄弱,在我国,2007年曾经掀起一股蓝牙热的风潮,然而好景不长,蓝牙并没有持续升温,因其局限性而遭人冷落。(4)无线局域网(WLAN)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于1997年推出的802.11标准开创了WLAN的先河。它是借助无线技术取代有线布线方式构成局域网的新手段,采用扩频技术、服务集标识符控制实现移动终端对因特网进行较远距离的高速连接访问。(5)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早期无线接入技术如GSM、TDMA和CDMA数据传输速率很低,不适于英特网接入,在联通和移动两大国内运营商经过一场大战之后而被逐渐疏远。近年来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