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少年成长与法“童”行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知识讲座姓名:XXX日期:2023.前言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寄托,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爱保护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让孩子们安全、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第一部分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部分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目录第三部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部分2023年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知识讲座第一部分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一些家长以此为借口,私自截留孩子信件阅读,或者偷偷翻阅孩子的日记。1孩子日记不能私自偷看这一行为,以后不但是伤了感情,还违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第一部分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偏远农村,很多家长双双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里,情况好一点的,有年迈的外公外婆或婆婆爷爷照顾。情况差一点的,只有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弟妹。2父母外出要找“代家长”为了防止父母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第一部分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有的家长总是相信“棍棒教育”,认为“自己的孩子,想打就打,别人管不着”。3父母不得用“棍棒教育”为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4父母不得让孩子辍学为了让孩子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一部分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5法院可剥夺父母监护权针对当前一些父母抛弃、虐待孩子以及其他不履行监护义务的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第一部分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个别教师管不住自己,在上课时吞云吐雾,让学生抽“二手烟”。6学校老师不能在教室里抽烟这种现象不但是有损形象,而且以后属于违法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7老师不得再骂“笨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一部分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三令五申不准补课,但有些学校仍然偷偷摸摸补,有些家长带着孩子到教师家中补。而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允许老师给学生布置大量家庭作业。8老师不得随便补课针对这一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第一部分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可能有些学生调皮、品行有缺点。或者有些学生的学习困难,成绩不好。有些学校就以这些理由,歧视这些学生,或者开除。学校应当规避这些情况,因为如果一旦违法,将有可能成为被告。9学校不得随意开除学生针对这一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