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诈校园”建设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法治思想,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防范为先、打防结合,引导全校师生、家长广泛参与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进一步提高师生、家长防范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切实维护教体系统和谐稳定和师生财产安全。二、组织领导成立XX小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及班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安全办办公室,XX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日常工作。三、工作任务通过大力开展电信网络欺诈犯罪的集中宣传和无欺诈校园活动,形成职责清晰、整体联动、师生参与、运转高效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师生、家长对电信网络欺诈犯罪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到2024年底,全区教体系统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四、时间安排从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五、工作措施1.对所有教职工进行一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确保学校内部电信网络诈骗“零发案”。2.积极开展反诈宣传和普法教育,积极参与“无诈学校”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反诈工作机制和相关管理规定,将“严禁师生买卖、出租、出借手机卡、银行卡、网络社交账号、网络支付账号等行为,参与、帮助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纳入校规校纪。既要保护学生免受侵害,更要防止在校学生成为诈骗犯罪“工具人”,坚决防止发生在校学生因被骗自我伤害这类触及底线的问题。3.通过召开反电诈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假期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帮助家长了解并掌握反电诈的基本知识;利用电子屏幕播放反诈宣传标语,将反诈宣传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和离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师生强化个人信息保护,严禁以获利方式出租、出售注册的个人互联网账号等个人信息。4.针对中小学生群体易遭受的网络刷单、网络购物、高考招生诈骗、网络交友、非官方交易游戏装备等诈骗犯罪类型,制作《致广大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开学后将反电诈教育纳入第一课,并通过家长微信群进行预警提醒。5.利用1530及开班会时机,向学生普及防电信网络诈骗主题防范知识。六、工作要求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工作落实到实处。2.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与驻地派出所等单位加强协作,形成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合力。3.加强宣传,提高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和能力。4.制定方案,强化落实。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落到实处。5.及时总结,巩固提高。及时总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经验和成果,并加以巩固和提高。学校“无诈校园”创建行动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根据《关于印发<开展“无诈社区”“无诈机关”“无诈校园”“无诈企业”创建活动的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落实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法治思维、系统观念,聚焦源头防范、教育前置,坚持把“无诈校园”建设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抓紧抓实抓细,筑牢校园防骗识骗的“铜墙铁壁”,推动校园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效遏制涉校电信网络犯罪的发生。二、工作目标通过“无诈校园”建设,各部门反诈防骗宣传教育更加深入,常态化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保卫、网信、学工、研工、团委、教务、宣传等职能部门与各学院协作配合更加紧密。反诈防骗宣传教育在校园宣传载体全面覆盖、宣传活动创新多样,纳入新生第一课和第二课堂,师生知晓率达到100%;学校反诈防骗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壮大,辅导员、志愿者反诈防骗宣传教育能力大幅提升;师生医护员工“国家反诈中心”APP全部注册安装使用。至2024年11月底,师生医护员工防范意识普遍提升,涉校诈骗案件下降30%,“党政领导、部门协作、学院负责、师生参与”的校园反诈防骗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三、工作措施(一)系统宣传常见诈骗手段。将反诈防骗教育纳入学校新生安全教育,开...